泉州千年古街焕发新活力 西街隽永时光流淌(图)
西街,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最早开发的街区,历经1300多年历史,这条千年古街几经改造,焕发新的活力,未来将成为泉州“城市会客厅”……
古往今来,西街故事在一代代古城人们中口口相传,诉说着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挖掘、整理、集中展示了海内外人士的“西街故事”,与大家分享着老街一段段不朽的传奇—— 时光流淌 西街隽永。
老西街塔下人家 (陈世哲 摄)
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繁荣的西街汇聚了来自世界的多元文化,更是闽南文化的生动展现。上周末,“光明城·西街故事”征文大赛圆满结束,并于刺桐里文化交流平台举办颁奖仪式暨新春同乐会,大赛获奖者们分享了新鲜感人的西街故事,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集西街。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汇聚了泉州的繁荣。1300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除了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简直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
“西街在泉州人心中,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亲情、乡愁的象征。”泉州市文联主席许旭明说,西街见证了千年古城的沧桑巨变,也浓缩了东亚文化之都的精华。为了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宣传,唤起广大市民朋友对西街的美好记忆,品读西街的故事,关注、支持和宣传西街片区的改造,泉州晚报社、泉州市文联与“兆基·光明城”联合举办“光明城·西街故事”大型征文活动。《泉州晚报》“城事”版面开辟专栏选登应征文章,在《泉州晚报》、《东南早报》要闻版面同步刊发活动动态报道,形成了较大的宣传声势,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读者的好评。
组委会收到了260多件参赛作品,作者年龄段从13岁跨越到80多岁,还有居住海外的读者朋友踊跃参赛。这些作品用纪实散文的形式,从不同角度讲述西街故事,其中包括与西街有关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趣闻轶事、地名来历,也有不少描写了西街街居生活、风物古迹、美食文化、创意场馆。经过精心评选,9件作品脱颖而出获奖。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挖掘、整理、分享了海内外泉州人的西街故事。这条千年古街是写作者笔下一首歌不尽、诵不竭的大诗,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去关注它、喜欢它。而倡导“古今潮·东西汇”的兆基·光明城,被媒体誉为“泉州城市文化推动者”,其设计理念与西街改选工程异曲同工。古城两个古典与时尚交相辉映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带呼之欲出。
许旭明认为,千年以来,特别是在自晚唐、宋、元至明初长达数百年间的“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的城市地标,泉州西街是各国人士、各种宗教、各色文化交汇交融的核心街区,必然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我们用笔来整理、记录、讲述西街故事,是对这座精神富矿的再次发掘,必将激励当代泉州人传承先辈和谐拼搏精神,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新泉州人来此创业扎根。”
千年历史,古街无须言语,自有风华绽放。在“泉州古城文化复兴计划”下,西街正焕发新的风采。
不少人走出西街,向外界传播西街和泉州;
更多人涌入西街,在浓郁的“泉州味道”中,去感受、感动;
很多人选择待在西街,续写西街的传奇和故事……
故事 西街是泉州版的“清明上河图”
“光明城·西街故事”征文大赛挖掘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西街故事,您所知道和不知道的西街,就在这里。在获奖作品中,您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这条千年古街深切的爱。大赛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包括30后直至00后,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西街“跨越年龄”的魅力。热爱西街的人们,用自己的经历和情感,讲述了与西街的缘分,每个故事都拨动心弦……
西街的“泉州红” (潘登 摄)
复兴 延续文脉 古城建成泉州“城市会客厅”
看着西街的一张张老照片,再看看现在的西街,你会感觉到历史总是那么奇妙:时间带走了一些东西,留下了一些东西——它们成为一个区域的文化符号、生活符号。
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创意场馆……“泉州西街”,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2014年是泉州“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泉州市政府于年初正式启动“泉州古城文化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瞄准的就是泉州西街,这条千年古街再次站到历史舞台的聚光灯下。以开元寺为核心的西街历史风貌区,未来将发展为泉州“城市会客厅”。
如今,该工程中的旧面粉厂改造项目已经初见成效。西街旧面粉厂建于上世纪50年代,建设了38个大罐,作为存储粮食之用。以此为基础改造的“大麦仓”文化空间里,亚洲最大罐体裸眼3D灯光秀精彩上演,高30米、长40米的6个储麦罐上呈现出精彩的一幕幕。城是古城,罐是旧罐,秀是高科技3D投影秀,古城特色元素遇上3D光影技术,如此新潮的演绎方式在泉州尚属首次,引来国内外宾朋连连赞叹。
“如果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凝固的音乐。那么,泉州古城就是穿越1300多年岁月的古风回响。”古城文化复兴计划是“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的重头戏,是泉州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件大事。作为泉州最早开发的街区之一,西街早在宋朝就是泉州繁荣的象征,至今仍保留着大量历史原貌建筑,洋溢着独特的闽南风格风韵,在泉州古城范围内,像西街这样的街坊巷陌比比皆是。历届泉州市委、市政府都致力探索如何保护性开发古城,在理念和实践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建设“东亚文化之都”,为泉州古城复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为此,泉州启动了“古城文化复兴计划”,以西街片区改造、泉州当代艺术馆等文化项目带动,推进“古城—古港—新区—全域联动”系列项目建设,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文化生态,促进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会客厅”和“市民文化家园”,进而打造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古城文化复兴得到了广大乡贤的全力支持,为泉州保护古城、复兴古城增强信心、增添动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