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千年古街焕发新活力 西街隽永时光流淌(图)

2015-02-12 09:24 来源:泉州晚报 0

  

热烈而又温馨的晚会现场充满浓郁的闽南传统文化气息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西街”

  西街,是有乡愁的地方。而事实上,对于很多人来说,西街还是现实中的机缘,和比乡愁更贴近生活的情愫。此次“光明城·西街故事”征文大赛的参与者中,有的在西街邂逅了人生伴侣,有的在西街开启了艺术生命;有的祖祖辈辈生活在西街,有的数十年如一日保护关注西街;有的用脚步丈量过西街的土地,有的用纸笔记录了西街的历史。他们,不一定都是西街人,但他们跟这里的人们一样热爱西街,关心它的未来。

  在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心中,西街幻化出不同的记忆,五光十色。

  西街46号是闽南画派画家陈如榕眷恋的地方。如今早已成为泉州艺术界的大家们大多曾在那里谈笑风生。如今,西街46号门牌号虽然早已改弦更张,但西街古道仍旧商铺毗邻,延续繁华。老屋子雕花的天窗、屋角的石臼、已掉光油漆的八仙桌,或是老街上曾经经营茶叶生意的木柜台,以及祖辈采茶、制茶的工具……在陈如榕看来,这些西街院落的实物都是散落在泉州的珍珠,值得保留。

吴泽华带来珍贵照片,现场分享一对洋夫妻的百年西街往事

  “西街文化是滋养我们最初的学堂。”在丰泽区第二实小语文教师、80后的潘晓峰印象中,面线糊、寸枣这些街边小吃,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泉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她对西街印象最深的还是小时候每个月与外婆一起去开元寺朝拜的场景。“西街民间文化精髓是滋养我们最初的学堂,它不仅丰盈着老一辈人的记忆,也潜移默化地成为许多懵懂的孩童文化血液的一部分。这大概就是古朴西街文化的力量吧,让我们感知到文化之所以薪火不息的原因”。

  鲤城区文联干部魏艳琳认为,老街上市井繁华,行当俱全,现代商业与传统文化结合得如此和谐,互相交融。古朴的西街周围居住着普通老百姓,街上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开饭馆的、卖小吃的、卖旧书的、卖针线的、卖菜的、理发的、喝茶的,散布在各处,更有狗啊猫啊,随意趴在院落打着盹,是老泉州生活的真实写照。“光阴荏苒,古旧的气息从斑驳的红砖旧木里钻出来,每每我都会沉醉于隔世的恍惚。”在这里,她邂逅了获奖作品《老街的异国情缘》中的主人公——美国人John。魏艳琳不会讲外语,更没有与这位美国人John见过面,而是与文中客栈女主人是好朋友,通过她和她的伙计清晰而自然的描述,而对John的泉州情缘印象特别深刻。在她的描述里,老外的西街生活生动怡然。

  ……

  西街,就是这样一个泉州的微缩版,浸润着这座东亚文化之都的历史、风貌、民俗和礼数,牵动着无数人最深切的记忆。

  而一座城,一条街,它能永生的,正是在人们的记忆里。

陈世哲现场演绎西街“市声”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泉州1月CPI同比上涨0.8%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3%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