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7旬老人当导游 带带小学生逛法石讲故事(图)
闽南网10月25日讯 “哇,这里竟然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从“法石通”温太平的讲述中得知这些古迹的年龄,孩子们个个惊诧不已,缠着老温问个究竟,还认真地做笔记。
老温给孩子们讲解文兴宫的历史与故事
昨天早上,海都互助会社区行第五站来到东海街道法石社区,70岁的老温当起了导游,不过,他带的可不是旅游团,而是一群好学的小学生。当天早上9点,近40名丰泽区第四中心小学的小学生在校门口集合完毕,开始了一次特殊的秋游。在老温的带领下,大家来到文兴宫、文兴码头和真武庙,在老温的介绍里,小学生们活生生地上了一堂历史课。
另一边,法新社区的工作人员在现场为厝边办理社保卡和医保卡。海都互助会社区行的大本营依然热闹,律师团依旧是热捧对象,不少厝边还把律师当成了倾诉的对象,一聊就是大半个小时;此外,各类便民服务吸引了许多厝边前来参加。
【逛法石】
法石宝物多 小朋友惊叹连连
第1站 文兴宫
建于宋末的文兴宫就位于丰泽区第四中心小学的旁边,走路只需一两分钟,但大部分孩子都没来过,更不知道它的来历。
“同学们,这里是文兴宫,香火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啦!”老温话音刚落,小学生们就交头接耳起来,“哇,有一千多年啊!”看到孩子们的神态和反应,老温拔高了音量,笑着继续介绍,“文兴宫供奉着保生大帝吴夲,吴夲是北宋的名医,生平以医救人做好事,后人才建庙纪念他,所以我们呢,也要一辈子做好事!”一边介绍,老温还不忘教育一下孩子们。
摸着这些年代久远的石柱、石雕,小学生们像见到了宝贝。“咦,这里怎么有只狗的雕像?”在文兴宫大门内一侧供奉的这只狗像吸引了小学生们的注意,老温解释,“这是狗舍爷,是漂洋而来的印度神呢!”
文兴宫还和台湾“慈济宫”常年有宗教交流活动,见证了两岸的同根同源。每年都会有台胞到文兴宫来进香谒祖,小学生们听得认真,赶紧在笔记本上记下来。
在文兴宫前的一块空地上,老温神秘地告诉小朋友,这地底下还埋着一艘宋代的商船呢,它有120吨的载重量,相当于700只骆驼的载重量。“这船多大啊?”“长23米,宽9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