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特色农产品有哪些 品尝舌尖上的泉州土味(图)
【十八格黄花菜】
曾经的观赏植物闯出致富路
曾经房前屋后遍植金针菜
德化春美乡素有“黄花菜之乡”美誉
十八格黄花菜是德化有名的“三黄”之一,不仅畅销,更是福建省著名商标,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春美乡党委副书记张奕敬介绍,春美种植黄花菜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满黄花菜,每当成熟季节,村子里一片金黄,因此素有“黄花菜之乡”的美誉。目前,该乡7个行政村有4个村都有种植黄花菜,种植规模达1.3万多亩,干花年产量达650多吨。
当地老人说,最好吃的要数十八格黄花菜。十八格古街曾是条古官道,这里的黄花菜远近闻名,许是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相较于其他村落更适合高山黄花菜的种植。“每到成熟之际,亲朋好友早早就预订了干货。”迁居于此的张家,也入乡随俗地种起了黄花菜。
致富成立合作社 共同致富
黄花菜从房前屋后的观赏植物、村民自产自销的食物,一跃成“宝”,还得从本世纪初说起。
张奕敬介绍,黄花菜生性强健、适应性强,易种植,且可当年栽种当年收益,三年即可达丰产期,是一项增加农民收入的“短平快”致富项目。
2002年4月,春美乡成立黄花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由县供销社负责农药、化肥配送,盐业副食品公司负责包装与销售,“十八格”农场负责黄花菜的生产管理,春美乡农业服务中心派出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为乡里黄花菜种植户提供一个生产、技术指导平台,以期提高黄花菜的亩产量和销量。
2003年,为进一步打响春美乡黄花菜品牌,该乡注册了“十八格”商标。
发展引进台商办加工企业
8月1日午后,春美乡梁春村鑫春美加工厂前,农民或用摩托车,或用四轮小车载着收割回来的黄花菜,交到加工厂,称重、登记。该加工厂于2007年由台商张世泽创立,用大棚晾晒等方法对黄花菜进行再加工。
“去年一天最多可以收400斤呢。”村民苏振绪载着劳作半天收割的140斤黄花菜,送到加工厂。
苏振绪告诉记者,家里过去也种黄花菜,但量少,直到2007年,发现种植黄花菜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后,他开始大规模种植黄花菜,“种了20亩左右,年收入可达七八万”。苏振绪仅种植,不做加工,收割回来的黄花菜以2.9元/斤卖给加工厂,同时政府还补贴0.3元/斤,“这样多轻松,早上忙收割,下午就可以休息了”。
如今,春美的黄花菜生产已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