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郑新聪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4-01-13 08:11 来源:泉州晚报 1
2014年1月6日在泉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泉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郑新聪作政府工作报告。

    (六)突出文化引领,建好“东亚文化之都”

    打响文化品牌。实施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全力办好“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打造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改造提升泉州影剧院等演出场所,筹建泉州当代艺术馆、歌舞剧院、市图书馆新馆、工人文化宫等项目。抓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20个重点区域的整体性保护建设。积极推动“海丝”申报世遗工作。大力弘扬泉商文化。

    壮大文化产业。坚持以文兴业、以文塑城,做大做强十大文化产业。做好历史街巷的保护性开发,推进西街保护整治。实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工程,抓好17个示范项目,推动文化融入旅游、旅游牵手文化。抓好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惠安雕艺文创园等建设,培育一批文化产业聚集区。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商贸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落实文化惠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统筹发展城乡文化事业。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创新文化服务模式,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加快第二轮修志工作。

    (七)突出环保优先,创建国家生态城市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实施100个重点节能项目,组织134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低碳行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工业园区污染集中处理,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减排治理,抓好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和运营。加快建设石狮、晋江印染行业循环经济园区,促进印染企业重组整合和转型升级。抓好德化陶瓷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及安溪LED照明产品推广应用示范县建设。

    持续深化环境整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建设,继续推进中心市区供水管网改造,进一步解决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启动新一轮重点流域专项整治,深化石狮、晋江、南安跨境流域污染治理,抓好洛阳江综合整治开发规划,深化小流域“赛水质”活动。强化机动车尾气、施工扬尘、油烟、工业废气综合治理。加快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等环保设施建设,加强化学品、危险废弃物处置和监管,防治重金属污染。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守环保底线,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创新生态建设举措。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确保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打造“美丽泉州”。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启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做好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营维护工作,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抓好永春桃溪流域生态经济试验区省级试点申报工作。实施山体、水域、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强化水土流失、“青山挂白”、工矿废弃地恢复治理,继续推进“四绿”工程,加强森林防护和生态景观建设。

    (八)突出民生保障,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认真做好事办实事。实施“民生工程行动计划”,抓好城市卫生设施、防洪排涝、农村公路提级和危(病)桥改造、特困失能老人帮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农民健康、低保家庭安居房建设、地质灾害危险点居民搬迁、“菜篮子”基地建设等3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从薄弱环节入手,集中力量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抓好城镇职工“五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等工作。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鼓励居家养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启动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支持发展慈善、社会救助和残疾人事业,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鼓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抓好一批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设。

    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启动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创建“教育强区”2个,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省级督导评估6个。加快城东、东海、江南学园建设,力争泉州实小洛江校区、晋光小学东海校区秋季正式招生;增加中小学学位1万个,努力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任务。建成泉州教育城域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支持办好华侨大学、泉州师院等高校,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人才培养与需求“两张皮”问题,提升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扶持发展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提升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改工作,扩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市中医联合医院、光前医院扩建、晋江和石狮市医院新院等项目以及妇产、儿童、精神卫生等薄弱学科建设,全市新增医院床位2500张以上。强化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抓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落实人口计生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力备战省运会。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六五”普法,建设法治泉州。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完善“大调解”机制和信访“路线图”,做好积案化解工作。深化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强化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快建设石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有效治理“餐桌污染”。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重拳整治社会治安热难点问题,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抓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支前、人防等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2014年春运代购车票存陷阱 “抢票软件”藏病毒
下一条:泉州受较强冷空气影响 14日小雨转阴山区现结冰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