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发放服务券 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真正动起来

2013-07-05 07:23 来源:闽南网 0

流程图

  闽南网7月5日讯 眼下,泉州特困失能老人每月可领到300元服务补贴券(以下简称“服务券”),可如何顺利花出去,要费一番脑筋。

  作为今年为民办实事特色项目,泉州拨款648万元,为全市1800名特困失能老人购买服务,包括上门做饭、洗衣、理发、修理水电等。目前,不少社区已将上半年1800元服务券一次性下发,但由于不是现金,老人又大多丧失行动能力,要花出去,不大容易。

  连日来,记者综合受助者、社区、服务人员、老龄办等多方声音了解到,服务网点少、力量分散、缺乏专业机构,都是造成服务券消费难的原因。

  “效率与效果,当然是效果更重要。”泉州市老龄办副主任商黎霖说,现有情况下,只能通过多重制约才能确保老人受益;尤其是在“提供服务者把服务券兑换成钱”的环节上,已要求社区先垫付,再到各个县(市、区)老龄办兑现,从而促成消费流程更便捷。

  社区的一线工作人员建议,应以实施方案作为原则指导,在实际操作中针对特殊情况灵活处理,并借鉴兄弟城市的先进做法;泉州还有社工机构提出,应成立专门的老年家政公司进行服务。

【走访】

“花不掉”的忧虑

  钟点工要的都是现金,突然变成服务券,还不知道人家要不要,愿不愿意凭券去社区结算兑现。

  7月2日上午,跟随鲤城区老龄办工作人员魏献忠一起,记者来到位于鲤中街道清华社区涂门后街的张素卿阿婆家中。她已经80岁了,自2011年年底肾病综合征发作之后,就无法下床。

  阿婆爱干净。小儿子蔡前荣跟家人商量,帮她请了一个钟点工,每月500元,主要是帮助老人洗澡、换洗衣物。上个月,社区发了1800元服务券下来,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用过。

  “一方面是不知道具体用来干什么,另一方面是担心不被接受。”蔡前荣说,钟点工要的都是现金,突然变成服务券,还不知道人家要不要,愿不愿意凭券去社区结算兑现。

  像蔡前荣一样,担心服务券“花不掉”的现象,非鲤城区独有,丰泽区也存在。记者随机走访了东湖街道、丰泽街道几个社区,拿到券的老人大多都不知道具体怎么用。

  “实事求是地说,(用券)程序看着简单,实际操作上确实有点麻烦,但为了保证老人确实享受到服务,这也是不得已的做法。”魏献忠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中心市区 近2个月38人被狗咬
下一条:见过猫抓老鼠的 没见过猫逗青虫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