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东段分时段限行常态化 千年古街悄然转身(图)
泉州晚报 2017-11-28 19:54
街区实行精细化管理
“西街启动了精细化管理。”李伟才说,鲤城区组织多个部门重点整治西街附近存在的各类“乱象”,规范临街经营商铺的经营行为,整治车辆乱停放的现象,整治违规店招及不规范广告牌,并不断完善各类市政设施,逐步修复临街两侧建筑物破损外立面。
“爱国路正在进行拓宽改造。”黄团峰说,爱国路拓改后将直通新华北路,这样一来,西街附近的车辆出行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了。同时,爱国路旁还将配备停车场,系统解决华侨新村周边停车难问题。
黄团峰还介绍说,目前,结合“古城双修”,相关部门还启动了金鱼巷微改造,指挥巷、礼让巷、县后路连接线等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对古城部分街区进行“串珠成链”。
近年来,泉州市不断探索,期待古老的西街能在适度商业开发与业态升级中,留住乡愁、延续文脉,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张九强 摄)
畅想
“准步行街”向“步行街”发展
西街限行实行常态化,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步行街,未来的西街应该向步行街发展。
“如果条件成熟,社会各界认同,向着步行街发展,还是很有可能的。”黄团峰说,西街限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步行街,因为非机动车还可以进入,只能说是“准步行街”。受西街限行的良好效应影响,中山中路也试行了限行,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步行街。
他表示,步行街没有车辆的叨扰,当人们伴着夕阳,望着古香古色的古大厝,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的场景就浮现在眼前,“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发展。”(记者 王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