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补贴购买养老服务 泉州多措助力最美“夕阳红”
养老院定期为老人庆祝生日
护理人员到老人家里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晋江龙湖尚善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帮老人翻身
锻炼身体,老有所乐。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帮老年人减轻负担。(林劲峰 摄)
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护理人员为老人喂食
在大埔敬老院,老人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菜色多样,营养丰富。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称“老年节”。泉州市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根据2016年度老龄事业统计数字显示,全市60岁及以上本地户籍老年人口98.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3.3%。老年人口数比上一年增加3.4万人,比增3.6%,人口老龄化比例比上一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近年来,泉州市通过给老年人发放补贴,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等方式,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丰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
高龄老人享补贴最高月领400元
蒋先生的母亲吴淑仪今年105岁,领取每月250元的高龄补贴金已有5年时间。“月底,我会到常泰街道办事处的老龄委领取750元现金。”蒋先生说,母亲95—99岁时每月领取100元的高龄补贴金,100岁后每月补贴提升至250元。
记者从市老龄办了解到,全市11个县(市、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均建立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全市全年累计发放高龄补贴金近4800万元,惠及6.4万名老人。目前,鲤城、洛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的百岁老人每人每月能领取250元的高龄生活补贴金;丰泽、泉港、石狮、晋江、惠安和泉州台商投资区的百岁老人每人每月能领取300元补贴金。每年重阳节,百岁老人还可以领到省级慰问金1000元。2018年,百岁老人补贴金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每月再增加50元。
据悉,丰泽、洛江、泉港、石狮、晋江、南安的90—99岁老人,每人每月能领取100元的补贴金;安溪、永春、德化则每人每月领取50元;泉州台商投资区每人每月领取200元;惠安90—98岁老人每人每月领取100元,99岁老人每人每月领取250元;鲤城95—99岁老人每人每月领取100元。
此外,石狮、晋江80—89岁的老人每人每月可领取50元补贴金;泉州台商投资区80—84岁老人每人每月可领取50元补贴金,85—89岁可领取100元补贴金;泉港更是将补贴金范围扩大到70岁以上,70—79岁的老人每人每月可领取50元,80—89岁可领取80元。
同时,全市有12个县(市、区)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为80周岁及以上低保老年人(不含五保),每人每月再发放100元的高龄补贴。
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关爱特困失能老人
为进一步强化政府兜底保障功能,从2013年起,泉州市为特困且重度失能老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依托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老年协会、老人亲属或邻居等,为全市特殊老年人群体每人每月购买300元服务。服务人数由2013年的1800名逐步增至2017年的2500名,五年来投入金额3816万元。项目实施后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一定程度缓解了特困失能老人的困难。
为帮助失能老人减轻生活负担,改善生活条件,市政府已连续多年在重阳节期间拨出专款,向全市60周岁以上特困重度失能老人发放一次性临时价格补贴,用于开展节日慰问活动。今年,市政府从价格调控资金中拨出专款,用于发放2017年重阳节全市4725个特困(低保)重度失能老人(60周岁以上)的一次性临时价格补贴共计141.75万元(每人300元)。
2014年,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把在老龄办登记注册的特困失能老人纳入“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只要CPI上涨超过3%连续三个月,这些特困失能老人就能享受到政府给予的物价补贴,此举为全省首创。
乘公交逛景点70周岁以上免费
今年7月,刚满70岁的吴老伯马上办理了爱心卡。“在中心市区坐公交都不要钱,这项政策对老年人来说特别好。”陈老伯说,他住在义全街附近,每天都会搭乘21路公交车到西湖公园散步。据了解,目前,全市60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的老人可以办理敬老卡,持卡乘车可享受半价优待;70周岁以上老人可以办理爱心卡,持卡可以免费乘车。其中,晋江市拓宽优惠覆盖面,将老年人免费乘车年龄由70周岁提前至65周岁;惠安县将老年人免费区域从县城延伸至乡镇,60周岁以上的老人凭敬老卡或者爱心卡即可免费乘坐螺城镇等六个乡镇的公交。此外,泉州市及各县(市、区)政府继续为老年人乘坐公交车购买乘车保险,为老年人乘车出行提供相应保障。
据悉,泉州市的旅游景点(私人除外),泉州地区的老年人持有老人证的可免费游览,7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免费游览。各级各类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老年体育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老年人可以免费进入参观和锻炼。公共体育场所内经营性场馆向老年人减免开放。公共文化体育部门将老年人群体列入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重点服务范围。
建老年活动中心
改善活动条件
据悉,市委、市政府将老年人幸福健康工程列入2012-2016为民办实事项目付诸实施,通过五年的推动建设,向社会筹集资金2170多万元,在全市建成102座老年活动中心。在建设百村百座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带动下,全市各地自筹资金20988万元,建设137座总建筑面积达81402平方米,高标准、功能全、活动条件优越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据统计,全市共投入15.8亿元,建成老年活动中心(点)3059座(个),总建筑面积达959297平方米,共建有门球场739个(其中人造草皮145个),地掷球场619个(其中塑胶场77个),气排球场894个(其中木地板、塑胶地、室内场地共182个),其他活动场地648个,使得全市老年人人均享有1.2平方米的活动场地,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山区的文化体育环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达60多万。
此外,至2016年底,全市已开办各级老年大学(学校)2423所,市、县、乡、村四级建校率达92%,在校学员26.1万人。老年学校数、入学率、办学覆盖率居全省、全国前列。全市共建有基层老年协会2598个,老年协会会员63.1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63.9%。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帮老人减轻负担
2014年起,泉州市从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着手,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市场运作的“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促进居家养老服务逐步向社会化、信息化、市场化、品牌化经营转变。2014年10月,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成立,通过不断拓宽服务覆盖面,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紧急救援、定期访问、手机通话、实体援助等多方面的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
目前,全市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的老年人共32124名,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实体援助服务的老年人共4748名。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还在服务对象较为集中的社区成立实体服务站13个,建立禾康祥安养老医护中心1个,为周边社区老人免费提供应急呼救上门巡视、生活缴费、健康体检、休闲娱乐等服务。截至今年9月30日,服务热线968962年呼入量突破20万次,主动呼出关爱老人31.59万余次,依托实体援助服务站的紧急救援人员,出动紧急救援235次(含老人误拨、误求救等),32次成功救助陷于危难的老人。
培育专业服务队伍提升居家养老水平
泉州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以员工制的方式组建含家政、应急救援、话务、业务的服务队伍,目前共设立呼叫坐席10个,自建智慧养老服务队伍1支,配备各工种服务人员80人,紧急救援66人(均持有市红十字会颁发的急救证书)。另有238名紧急救援协助员遍布在各服务社区,以非员工制方式加入服务队伍中,以保障紧急救援机制运行顺畅,使老年人得以顺利救助。晋江市雅适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5年来共培训社区(村)养老护理员613人、养老及相关产业的行政管理人才98人。
此外,泉州市依托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业行业协会,面向城乡居民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广泛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创业培训等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构建社会化养老专业服务支持网络。目前,全市共建立涉及养老服务业培训鉴定机构29家,从事养老服务业的养老护理员共有571人,其中,530人持有专业养老护理资格证书。同时,泉州市积极组织养老从业人员参加省民政厅举办的养老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班。2014-2016年间,累计培训养老管理人员77人,养老护理人员85人。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日趋壮大。全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共签订协议单位3222家,加盟服务人员6631人,成立专兼职服务队伍877支,志愿者服务队伍690支。其中农村居家养老专兼职服务队伍510多支,志愿服务人员2100多人,一些社工机构也开始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有力提升泉州市城乡居家养老水平。
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为老服务氛围
为发动引导全市企业开展村企共建,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市老龄办、市工商联、市慈善总会从去年10月份起联合开展“百企进百村敬老助老”主题活动,旨在引导100家以上企业,通过改善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精准帮扶困难老人、丰富老年人生活、开展志愿活动等形式,签订帮扶协议,与百个村(社区)建立敬老助老结对帮扶制度,村企共建,推进村(社区)老年人事业的发展。
“本次活动持续到今年10月。作为首批爱心企业,万隆集团(香港)投资公司、福建达利集团等12家企业已率先同当地的村(社区)开展结对帮扶。”市老龄办副主任商黎霖介绍,活动项目包括结对帮扶和建设设施,涵盖走访慰问、助医送药、家务整理、生活照料、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建设村办幸福院及配套设施、添置老年活动设施、举办老年人文艺演出等实施项目。
全市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立足当地老年人家政、医疗、保健等服务需求,与周边相关企业和机构签订服务协议,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低价的服务。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以来,逐步整合医疗、保险、商超、理发、老年健康保健等各种类型的加盟商,目前依托241家加盟商家,在全市范围形成专业化、规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打造真正为老服务、家庭生活服务、民生商品配送服务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的“门对门”居家生活服务平台。(记者许文龙通讯员黄自力吴玉配欧鋆灵曾艳红文/图(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