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老泉州的商铺当年人气 不逊今日浦西万达

2012-10-31 10:00 来源:东南网 0

“九间”现在经营饰品衣服

 

有票难求

高价购买奢侈品

“九间”销售的一些商品,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可谓奢侈品。

1979年刚参加工作时,杨晓生在“九间”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那可花了他160多元人民币,还有20份家人高价从外面买来的外汇券。那时的东西凭票购买,紧俏物品还需要有外汇券或供应票才行。为了买下这辆品牌自行车,杨晓生以2元一份的价格,在外购买了20份外汇券,才买下了自行车。160多元加上40元购买外汇券,在当时,那得是天文数字了。

可是他们很乐意。“有钱没票都不一定买得到呢,我有票,为什么不去买呢?”“海丝金凤正宗元宵圆店”的老板林金鱼的一句话颇能反映当时人们的心态。

凭票买东西的时候,林金鱼还是一家工厂的工人,厂里常常会集中200多名工人,来抽取仅有的六七张票券。林金鱼运气不错,有一回竟抽到了上海表的票券,那在当时绝对是稀罕物,一下班,他就急急忙忙赶到“九间”凭票花了120元买下了表。

玩捉迷藏

孩子爱来闲逛

不知不觉地,“九间”发展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九间”很大,顾名思义,九间店铺连在一起,鼎盛时期曾扩张到11~13间,上世纪70年代的繁华时期,连原本用来当仓库的二楼也开辟出来当商场。

对于孩子们来说,那里简直是个乐园,没事的时候,好玩的孩子甚至在里面捉迷藏,一个柜台就能躲上半天。有时,孩子们也到里面闲逛,就算不买,看看新出来的玩具、工业品,心里也很开心。晚上或者节假日的时候,“九间”的人也特别多,除了购买东西的,还有不少是出来逛逛的。

“小时候我就住在后面,与‘九间’就一墙之隔。”杨晓生说,那时他大多住在外公家,要回对面自己的家里,得绕过泮宫,过条马路,有时候懒得绕泮宫了,就会缠着“九间”的营业员开门,让自己从“九间”走过,省了不少路。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大学生怀揣2400元 15天“穷游”五省市
下一条:小乖乖骨髓正常 今天出最终结果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