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深读:泉州块状公交破冰之旅 有人情味很受宠

闽南网   2017-03-06 08:33

怎么算都比打的划算

还送到家门口

  这一天,海都记者跟车体验,一路上人来人往,故事不少。吴阿姨家住刺桐新村,常带2岁孙子去中山公园喂鸽子放风筝,有时在小区门口等不到车,就走几步,到泉州一中校门口的学府路边等。

  “怎么算都比打的划算,还送到家门口,主要是方便老人带小孩出门。”吴阿姨说,平时她一个人去买菜,还可骑自行车、电动车,可带孩子就不行,骑车不安全也不方便。而学府路公交线路偏少,坐公交要走路到东街才多些,自从有了“小白”,空气通透,小孩子可东看西看,挺好的,就是下雨天不方便,两边都敞开的,雨水容易飘进车内。

  当天下午4点半,在西湖公园赏完桃花后,60多岁的王阿姨站在路边挥手拦车,她准备要带4岁孙子去中山公园喂鸽子,再去开元寺看樱花。

  “他老说小白小白,我一开始还搞不懂小白是谁?”王阿姨笑着说,在孙子口中,小白就是“摇摇手停下来可以坐的公交车”。现在孙子几乎每天都要吵着坐“小白”,还跟家里的哥哥姐姐们炫耀,说别人没坐过“小白”。

  曾阿婆抱着3个月大的孙子,在南俊路上了车,这是她第一次坐,一开始还不敢招手。“变化太快了!这么小的公交都出来了。”曾阿婆退休前是801路(现K604路)公交售票员,“以前都觉得公交都往大车上发展,没想到现在也往背街小巷里钻了,看来,咱泉州不但有串联各大片区的环湾大公交,也有了古城里穿街走巷小能手了”。

  家住七星街的陈阿姨听到讨论“小白”,频频点头,但也挑了个刺,说“走小巷子是很方便,就是不知道车啥时来,有时等得到,有时等不到,没个准”。

小空间里一路唠嗑

品味古城慢生活

  海都记者跟车体验发现,绝大多数乘客,在下车时都不忘对司机和车上其他乘客说一声“谢谢”。

  “虽然只是随口一句礼貌话,却让我们感到很暖心,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司机陈晓东说,每天要开车13个小时左右,按公司规定,只要车上有乘客就要送到目的地,直到送完最后一名乘客才能收班,而中途往往不断有人摇手招车,因此吃午饭总是没规律,挺辛苦的。

  上海金女士一行4人,在钟楼招手上车。她说,夫妻俩带着姑姑、姑丈专程来游玩泉州古城,“没想到,拥挤的人群中,还能看到这种观光电瓶车,就很好奇,想试坐下”。

  “感觉车小,很有人情味。”金女士说,看到车上老人都有说有笑的,虽然听不懂闽南话,但看上去应该是说些开心的事。而这样的画面,在快节奏的上海是很难看到的。“虽然大城市有地铁、高铁等更加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却感觉人心相隔越来越远,坐公交搭地铁,大家的脸上都毫无表情,目光呆滞,个个都行色匆匆。这趟来泉州游览古城,就是想品味、追寻这种悠闲自在的慢生活。”

  海都记者注意到,“小白”身长只有4米,宽约1.5米,在这6平方米的空间里,还安排布设了包括驾驶座共4排9个座位,空间相对较小,平均时速在20公里左右,跟电动车差不多,前后排乘客和司机只要扭下头就能面对面交流。

  “我也挺喜欢这样的环境,可以让心情自然而然就放松下来。”年轻妈妈吴女士说,如果都带着孩子,话题自然就多了起来,往往会聊起育儿经,孩子们玩一会儿就成了好朋友,“这种感觉和氛围,在普通公交上是很难找得到的”。

  泉州师院大三女生小邓觉得,“小白”更有人间烟火味。她最近出来找实习单位,常在中山路、新华路一带转圈,“小白”让她出行很方便也很亲切。

“小白”司机有妙招

搀扶老人是常事

  要说“小白”好,还好在司机身上。据悉,开通一个多月以来,公交公司尚未接到市民对“小白”司机的投诉,相反,许多“小白”车上的暖心故事还在不断上演,有一些已经成为常态,比如搀扶老人上车等等。

  “能坐到一起,就是缘分。”今年32岁的“小白”司机黄俊德个头很高,胖嘟嘟的脸上总挂着笑容。“我多说一句话,乘客可能就少跑冤枉路。看到老人带小孩,我就推荐去公园赏花;看到外地游客,我就推荐到西街开元寺、承天寺、关帝庙;看到办事年轻人,我就载到打锡街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并交代直接上二楼。”

  今年33岁的“小白”司机陈晓东,则是个安静的男子,但心眼却很细。他观察发现,周一到周五上午8点、下午4点,学校周边路口都很堵,他都尽量避开,不去添堵而在外围转;而早上六七点不少老人要出门买菜、健身,因此他常开“小白”去菜市场、公园周边转圈。看到老人就靠边停车,叫老人坐着别动,他再不急不慢地下车搀扶。

数据分析

带婴幼儿的中老年 最爱坐“小白”

  3月1日下午,海都记者跟车体验,2点50分至4点半,跟“泉电0007”,4点半至6点,跟“泉电0013”,实际跟车时间约3个小时。“小白”司机黄俊德和陈晓东都说,这个时间段是“小白”每天客流的高峰期,而在周末、节假日,客流量将增加至少50%以上。

  经全程记录和统计发现,两辆“小白”在上述时段内分别载客30人次、17人次,其中共有14人次带有婴幼儿,且多为中老年人。

  从泉州公交发展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来看,每周的客流量基本曾上升趋势,但最近两周受降温、下雨等天气影响,出门愿意坐敞开式“小白”的市民明显减少,导致客流量数据突然走低,预计在接下来天气较好的春夏,客流量有望继续攀升。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中共泉州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举行
  • 晋江:2025年用人单位吸纳脱贫人口 跨省就
  • 石狮精准匹配落地20亿元项目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