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狂人刘志成 痴迷守护古文化

鲤城微事   2018-06-04 11:35

  中山路马坂巷20号,对于泉州爱好考古的人和部分泉州媒体人,可以说很熟悉了。这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刘氏古厝,分属几房,宗亲们早已搬离,仅有刘志成居住其间。这座古厝,也几乎成了刘志成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屋前门后、角落里随处堆放着大量化石、不知名的骨头、砖石、器皿;在庭院前的羊毛毡搭盖下,杂乱地堆放着成千上万的书籍和杂志;刘志成原本的卧室,书本堆得有一两人高;客厅两侧,书本杂志挤得满满当当。

  比起专家,刘志成更喜欢被叫做“学者”,因为他总说,考古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这位半路出家、无师自通的考古专家,却是泉州许多重大历史文物的发现者,更是泉州古文化的守护者。

  在文革中找到人生方向 考古无师自通

  刘志成的父亲是新加坡华侨,1952年归国的父亲和叔叔在泉州市舶司遗址处——马坂巷买了一座古大厝,此后,这里便成了刘志成一辈子不愿离开的家。

  从中学开始就对历史感兴趣的刘志成,在文革时期找到了他人生的方向。1972年,文革时期到处正处于一片“文化沙漠”中,报刊杂志甚少。当时,刘志成正就职于泉州一家皮革厂,泉州工人文化宫的图书馆是泉州为数不多仍有对外开放的文化场所,那也就成了刘志成工作之余最爱去的地方。“当时里面的期刊不多,其中,考古类的期刊最多了。”刘志成仍记得当时看的刊物中有《考古》 《文物》 《考古学报》 《化石》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等。不知不觉,这些刊物成了他考古的启蒙老师,一直被订阅至今。

  1973年,泉州发现了一艘古船,刘志成凭着书上学到的考古知识,跟随泉州考古人员到现场学习挖掘古船,开始正式接触考古。在研究古船的过程中,刘志成发现,船上的货签写有很多人的名字,他推测,其中可能有船员的名字。如果当时船员自己带东西到海外做买卖,也就证明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按照自己的推测,刘志成发表了两篇“古船考证”的内部文章,这是他首次发表考古成果的文章。

  1975年,德化宋元瓷窑屈斗宫被发掘,考古人员发现古瓷器上有很多简化字的铭刻。刘志成大胆推测,简化字可能是当时瓷工文化不高,为了提高效率而写的,而这无形中推动了简化字的发展,以此证明简化字其实是来自于劳动人民。次年,刘志成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从德化屈斗宫瓷铭看劳动人民创造简化字》一文,引起了强烈反响。

  1976年,当时的泉州文管会邀请了在考古界崭露头角的刘志成一起做文化普查,两年的时间,走遍了泉州各个县市。刘志成凭着自学的考古知识和经验,自带一个组,深入一线发掘。期间,发现了诸多泉州古建筑,包括古桥、新石器遗址、古窑子、革命历史遗址等。就这样,刘志成慢慢接触考古,逐渐发现文物,并开始有了自己的推测和想法,在泉州考古界崭露头角。

  探寻泉州中外交流印记 印证曾经繁荣

  一生热衷于探索古泉州深厚历史文化的刘志成,不断地挖掘古泉州宋元时期繁盛光景的印记,将泉州曾经拥有的骄傲展现于世人面前,为古城的守护和传承作出重大贡献。

  刘志成陆续发现四个佛教舍利塔石,塔石的下面是六角形柱,上面则是圆柱,圆柱上刻有分别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和佛教的莲花。这是中国首次发现基督教改用火葬,刘志成的这一发现,再次为宋元时期泉州的宗教盛况添加了铁证。

  古锡兰王子及其后代墓葬区——泉州世家坑,就是刘志成花了10年时间收获的一重大发现。1996年,刘志成在清源山山麓的靶场附近发现了世家坑,随后还找到了锡兰王子在泉州的后裔许世吟娥。斯方曾于1999年邀请在泉州的古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到斯里兰卡,并以公主之礼相迎,同时,远在台湾的锡兰王子后裔也赶来泉州“认祖归宗”。刘志成的这一重大发现,不但进一步印证了宋元时期古泉州中外往来的繁荣昌盛,同时也促进了中斯两国的友好。

  刘志成对泉州历史文化的深度研究认识以及痴迷,令他在业界小有名气。厦门大学的斯里兰卡留学生甘米也辗转联系到刘志成,并在他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其关于“中斯两国的海上文化交流”的博士论文。

  刘志成在发现世家坑时,已经有部分区域被开发,后来,这个泉州市文物保护区再次被发现遭到破坏,变成“养殖场”。“我已经一把年纪了,也会老,也会死,保护了一次两次,不知能否保护得了第三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度发生,刘志成广泛呼吁泉州媒体一起帮助世家坑申请省级、甚至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节衣缩食终日沉迷考古 独自坚守古厝

  刘志成对泉州历史文化的痴迷和热爱,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和推崇,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他收获了很多,同时也因此失去了很多。

  泉州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都是刘志成发现的,然而,一旦投入考古行业,在没有任何额外收入的前提下,物质生活屡屡得不到保障。1987年家人因为受不了刘志成终日沉迷考古,入不敷出而搬离古厝,但这并没有打击到刘志成的决心。2009年从海交馆退休后的刘志成依然专注考古行业,退而不休。

  2014年中秋节,独居的刘志成吃了几个月饼,过后身体不适,突然中风昏倒在地。清醒过后,刘志成勉强用左手拨通朋友的电话求助,后被送医救治。这一场疾病将刘志成的人生分成了两半,前一半是清晰的。他每天买书、看书、读报、翻山越岭跟随媒体到古迹发掘现场。后一半则充满不确定。脑血栓阻塞让他右半边身体无法动弹,短短1米距离,他靠着拐杖要挪10来分钟。

  刘志成的遭遇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不少社会热心人士关注。一些协会和义工纷纷前往看望他,有人捐钱,有人出力,还有公益协会组织人员帮忙录入,将刘志成近年考古发现、心得整理成文。在破落的古厝里,散乱堆积了6万多册书籍和杂志,住院期间,曾有人出价欲收购这批书籍,但是刘志成不答应。“这些书有五六万本,他们都是我的宝贝。”刘志成说,他的文博、研究知识全部来自于这些书籍。

  “考古花钱不赚钱,这是我的兴趣,改不了了。”经常有人说刘志成太死板了,可他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很不容易,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奉献越多,越有意义。刘志成告诉记者,考古要有强烈的爱好,如果有年轻人热爱考古、历史,要趁着泉州现在“旧城改造”期间去寻找,很多历史就埋藏在旧城里。“如果这期间没发现,以后很有可能就永远埋藏在底下了。”

  在古厝的旧西厢房里,摆放着一条长3米多的独木舟,刘志成恰如这般独木舟奋力独行。

  作为一个考古人,刘志成取得不少成绩,然而,在人情世故面前,刘志成并非洞明,以至于包括记者在内的许多媒体人士经常听到考古、文史界如此评论刘志成:“他就是敢说,随口和媒体‘胡说’一通。”言语中,多少有不屑的成分。不为“权威”学界所认可的刘志成,更像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人守着一座古大厝,守着他的书和热爱的考古事业,没有一丁点儿后悔;一有考古发现,他穿着拖鞋大短裤就赶来了;即便是中风至今,他仍旧频频给媒体人和相熟的考古人士打电话说有何种发现……(来源:泉州晚报、泉州网、东南网)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