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服饰千年的奇装异服 闽南那一抹动人风景

福客民俗网   2013-07-08 15:49

      (四)惠东妇女服饰纹样初探
                    
  惠东服饰纹样是依附在该地区特有服饰之上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物化形态的。它和当地的民俗、风情、宗教、祭祀  及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伦理道德是分不开的。在物质和将身、审美与实用的统一下存在和发展。惠东服饰纹样大多寄予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情于景,带有渔家生活气息。其纹样形态多样,内容丰富,色彩对比强烈,在一定的形态内表现一定的内涵意义,并使其内涵意义与表现形态达到完美的统一。

惠东服饰纹样的表现特征如下:
                    
  1.   自然物象的表现
                    
  它是从自然界中存在的形象为主,用自然物体的谐意等特点,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人们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
                    
  惠东服饰纹样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为:
                    
  (1)象征手法:如纹样中出现的牡丹纹样与石榴纹样,大多见于披肩与童帽,牡丹为花中之王象征富贵,石榴象征多子。
                    
  (2)谐意手法:如蝴蝶有“福”的谐意,由其意来表示幸福。
                    
  (3)寓意手法:借助生活中的某些场景来寓意生活的富足,又如传说中的仙桃三千年开花结果,所“仙桃”常寓意长寿,出现了惠东妇女服饰上。
                    
  (4)比拟手法:如以“双人抬轿”来比喻婚姻的幸福。以上几种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惠东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符合我国民间传统纹样的风格,逐渐形成诸多人们喜爱的吉祥纹样。

  2. 情感意志的升华,常见的表现形式为:
                    
  (1)自然崇拜,引用当地的这样一句联句“船是木龙游天下,家居水面乐如仙”指的是,惠东渔村对“木龙”的崇拜,所谓的“木龙”其实就是一种类似蜥蜴,比壁虎稍大一些的四脚蛇。崇“蛇”纹样的体现为曲折形、锯齿形、网月形等,均来源于蛇背,惠东服饰中常有此类纹样出现。蝴蝶纹样的图腾也是服饰绣品中常见到的。早期惠东女出嫁还得把髻尾改梳成蝶发式,作为已婚的标志。
                    
  (2)宗教崇拜,建国前,闽南一带封建迷信统治名目繁多。至今还保留许多的宗教崇拜的习俗。如信仰妈祖娘娘,挂香,过炉,还有全民性游境等风俗活动。为了表示虔诚,年轻的姑娘们纷纷穿出自己精心绣制的“星帽、风帽、发财帽”和其他装饰品,把孩子打扮起来,让他们跟随游行队伍享受节日的欢乐。
                    
  (3)生殖崇拜。在惠东的刺绣纹样中,常见一种“理想”花纹。其特征类似我国唐代的“宝相花”,又类似清代的彩画花卉纹样。花形中的某些元素具有明显男女生殖器的特征,色彩以红、黑为主呈旋转对称式,征示着万物轮回,生生不息。                 

  (4)封建习俗。男女们由于劳动繁重,生活中打扮常为简单而朴素,但在婚丧嫁娶大事上,却尤为重视。婚礼中的新娘衣饰,在精美绣品的装饰下,显得光彩照人。虽然表面上,但更可以看出她们对死者的尊敬。直到现在,一些年长的妇女,在送丧中还是保留着这样的着装。
                    
  惠东服饰纹样主要集中在妇女服饰的领围、头巾、袖套、踏轿鞋和童帽及一些服装小饰品上,其造型古朴趣味,浑厚粗犷,通常采用平针纹与套针纹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以简胜繁。构图排列以大对称,小自由的形式为主,纹样色彩大多红艳热烈,融汇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显得格外耀眼。纹样内容以动物纹、植物纹和几何纹为主:
                    
  写实变化纹样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螃蟹、鱼虾、马、芒果等,造型上多采用线和面的结合,线条以曲线为主,适当结合直线,少数用点、直线在画面中多是作为框或图案本体复化来处理。惠东服饰纹样的构成形式多属于形体符合纹样,图案的内容在外形的限制下趋于完整。色调上多以红色为主,从属于我国民间传统色彩的大红大绿的个性。
                    
  动态与静态的结合。纹样中体现的动与静是人们在视觉上的一种感受。如展翅飞舞的凤鸟,其纹样是静止的,但在欣赏的过程中给人的感觉。似乎一眨眼就会飞走。这种动与静的关系是一种潜在的关系,它来自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我们的视觉经验。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五一”高速免费通行 泉州高速交警发布安
  • “五一”小长假 泉州市区各大医院开诊信息
  • 安溪:从“忧居”到“优居” 幸福感“就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