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服饰千年的奇装异服 闽南那一抹动人风景

福客民俗网   2013-07-08 15:49

  二、惠女服饰

  (一)服饰的分类

  大夫衫、接袖衫、缀做衫(中式挖襟衫)、“节约衫”、贴背、内衫 、腰带、百褶边裙(俗称肚裙)、笼裤、风冠鞋(鸡公鞋、踏轿鞋)、绣拖鞋及童靴等。

  (二)饰品

  1. 腰饰:  裤链、褡裢(插么)。

  2. 头饰: 头上饰品、大头髻(埔缀髻)、贝只髻、圆头髻、螺棕头、目镜头、黄斗笠、花头巾等。

  3. 配饰:竹篮、手上饰品及耳坠子、袖套、风帽、生帽、披肩、肚兜、银牌、纹身、饰齿、赤足等。                    

  (三)服饰的色彩
                    
  惠东妇女服饰最为重要的色彩视觉效果是服饰色彩与人体色彩相得益彰的配合。正如伟大的艺术家丢勒所说“真的艺术包含在自然中,谁能挖掘它,谁就能掌握它。”惠东妇女服饰在视觉效果上就具有与自然环境十分和谐的特征。
                                                 
  在对惠东妇女服饰进行研究时,你会惊奇地发现,这种有强烈少数民族意味的服饰在汉族社会中是十分少见的。尤其是它的色彩框架与苗族、瑶族、黎族、彝族有着相近似的民族纹样和民族色彩意识,这可能是因为惠东人群来自古百越民族的一个支流。其先民族与苗族、瑶族、黎族、彝族有着共同的族缘关系的历史根源导致的原因。
       
    除了上述的原因外,惠东妇女的色彩形成受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影响很大。惠东地处偏远、半岛、海岬的地理位置,从久远的年代来看,这种环境中生活受到其它服饰的冲击比较弱。社会主流服饰的流行色彩及样式对它的影响也比较弱,因而服饰的原创意识得到良好的保护,基本上不受外来因素的太多干扰并能世代传承下来。又由于在传承的基础上又出自同一族源,有共同的创造理念,共同的品味爱好,共同的经济环境进而产生了这种综合的创造性。使得惠东妇女服饰在现实生活中独立迅速地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服饰款式和色彩框架。                    

惠东妇女服饰及服饰的色彩存在着一个演变的过程。
                    
  由于远古时期历史质料的有限,我们只能通过现在的历史质料再加上自己的猜测。惠东妇女服饰的色彩与百越族的服饰色彩有一定的联系,如:“褐红(俗称红口布,它是用闽南地区特有的龙眼树根作为染料制成)和黑蓝色两色”,的形成是因为当时生产力低下,不可能有更多的色布。

  自唐代起,惠东妇女服饰的色彩就已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到了明末清初惠东妇女服饰有了较明显的变化。特别以老年人以黑色为主。其他红、蓝、绿只在装饰上运用少许,据说是闽南妇女效仿其忠孝义节,所以衣饰的颜色就以黑色为主。
                    
  20世纪20年代起,这就是惠东妇女服饰的色彩与汉族人群形成一定差异的时期。上衣接袖衫还以褐红、蓝为主,玄色裤子上加上蓝色布边,一股三垂的银裤链开始被妇女采用;黑、绿刺绣花纹,四角有金黄穗子的褡裢;红绸布刺绣的踩轿鞋。黑、红、蓝、绿、银灰成了这个时期的主色调,具有十分和谐繁荣搭配效果。
                    
  到了五六十年代,惠东妇女服饰的色彩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公社化、集体劳动、国防民兵建制等等。一拔更比一拔强,水库工地的劳动,使黄斗笠、花头布成为劳动中不可分割的户外保健用品。妇女在劳动中也使“接袖衫”“大折裤”越变越有特色。但服饰的颜色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变化,像崇武城外的妇女衣色以钛青蓝、湖蓝色为主,而小净峰、小咋则以粉红色,细花布着衣,外加草绿镶边的贴背为主。黑色绸裤比较通用,也有蓝色裤子,特别塑料制品的兴起,塑料手工艺品,如裤带、凉鞋为惠东女增添了不少色彩,也成了惠东女的私家财富。
                    
  随后到了七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政策实施,惠东妇女的物质生活慢慢富足,这样她们对服饰更为讲究,服饰中的色彩变化也进入了鼎盛时期,每件饰品都是精雕细刻,个人饰品的数量也有十几件到上百件。
                    
  惠东妇女服饰发展到今。虽然款式和颜色使用上有着一定的创新变化,但服饰固有的色彩主框架仍然是黄斗笠、黑绸裤、蓝上衣。这种显明的象征似乎给予我们某种启示:
                    
  黄斗笠的明黄色调是金色的沙滩,是阳光,是上天的赐予,作为历代皇族的特定色彩,又是权力高贵的象征。如图(36、37)
       
    黑绸裤的黑色调更有说不尽的神奇,中华民族有“玄鸟生商”的传说。玄、黑色,玄原指大自然中实际存在的一种黑色的鸟,以后延伸为神鸟。玄色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传承之色。也有人将黑色赋予土地之说,我们的先民历来就把黑色视为一种神灵崇拜,黑色也具有富有、名贵的象征。
                    
  而上衣的蓝色调象征意味就更为广阔,象征着天空,象征着大海,是宽阔胸怀的象征。也是生活在半岛,海岬靠海为生的人群对蓝色调情有独钟,同时也有一种手不尽的神秘,蓝色的海洋不但给予她们丰盛的财富又无情吞食其宝贵的生命。因而她们对海洋的颜色的理解和崇拜是偏爱蓝色的因素之一。
                    
  还有绿色,绿色在渔农劳作为主的惠东人看来,绿色代表着生命。当地就具有“向人讨生计穷死人,向地讨生计丰衣足食”之说。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惠东妇女对黄、黑、蓝、绿这几个颜色的认识,实际上是有着一种对上天,对自然、对生存空间的崇拜意味。
                    
  从惠女对色彩的理解,它告诉了我们美学和色彩学不是枯燥的学科,它是解释人们的生活习惯的变化,社会精神面貌的变化的美学理念。各种色彩搭配的存在都有其适合的人群和市场,都会得到社会和人们的肯定,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存在。现在惠东妇女服饰色彩的未来发展趋势仍然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它对人类服装色彩的研究,仍然具有一定价值与意义。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五一”高速免费通行 泉州高速交警发布安
  • “五一”小长假 泉州市区各大医院开诊信息
  • 安溪:从“忧居”到“优居” 幸福感“就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