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 > 三明新闻 > 正文

伍成康关于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2014-01-14 11:09 来源:三明网 0

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伍成康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三明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共同努力,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的态势,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489.2亿元,增长11.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9.8亿元,增长16.0%;固定资产投资1334.4亿元,增长22.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7亿元,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5.5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483.2亿元,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1亿元,增长12.8%;出口总值13.5亿美元,下降38.6%;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2亿美元,增长12.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50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10546元,增长1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一)注重转型升级,产业实力上新台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八大工业产业集群实现规模以上总产值2328亿元,其中,冶金及压延、纺织、化工3个产业集群产值均超300亿元,林产加工产业集群产值超400亿元。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总投资23.7亿元的33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3亿元,8个项目建成。12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4亿元,56个项目建成。新增128家限上企业,涌现出福建春舞枝花卉、永安美宁等一批年销售额超亿元的电商企业。梅列区被列入省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全市15个重点工业园区新增开发面积1.3万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亿元,新增入园企业100家。其中:生态工贸区18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48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59个项目开工建设。产业创新不断提升。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00亿元,增长29%,其中:352个重点技改项目已实施350个,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200个。福建省“6·18”虚拟研究院机械装备分院、海西重汽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开工建设。70个项目获国家、省科技计划立项,19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科技型企业,16家研发机构升格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注重扩大需求,经济增长见新成效有效投资增长较快。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39个,完成投资352亿元,增长7.2%。民间投资完成1035.5亿元,增长32%。新兴消费快速增长。时尚、文化、养老、健身等消费渐成热点,网络购物、电子支付、定制消费等新兴服务业态发展迅猛,全年网上交易额增长30%以上。旅游消费持续活跃,实现旅游总收入94.9亿元,增长17%,接待境内外游客1470.5万人次,增长16.5%。外贸方式转变加快。生产型出口企业达141家,比上年增8家,出口百万美元以上生产型企业达56家。

  (三)注重项目带动,发展后劲达新水平“五大战役”进展顺利。重点项目战役实施重点项目300个,完成投资460亿元,占年度计划124%;新增长区域战役实施重点项目195个,完成投资253亿元,占年度计划115%;小城镇改革战役实施重点项目542个,完成投资225亿元,占年度计划130%;城市建设战役实施重点项目373个,完成投资211亿元,占年度计划130%;民生工程战役实施重点项目35个,完成投资48亿元,占年度计划117%。“三维”项目不断拓展。列入省跟踪管理的17个央企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中机院、中节能等央企投资项目相继落地;363个民企项目完成投资300亿元;17个外企项目完成投资6.12亿元。基础设施项目取得突破。向莆快速铁路、建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南三龙铁路三明段、海西天然气管网三明段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三明沙县机场、漳永高速公路、湄渝高速公路等项目进展顺利。浦建龙梅铁路三明段、长泉铁路三明段、三明核电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四)注重改革开放,支撑能力有新突破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金融改革方面,沙县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示范辐射效应不断扩大,信贷投放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持实体经济和涉农领域力度加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推行县级以上医院院长、医师、技师年薪制,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试行单病种付费方式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调整和取消市级审批项目38项,市、县两级可公开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数、林权抵押贷款发放总额等保持了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融资渠道持续拓宽。海峡科化等41家优质企业列入省重点上市后备,比上年新增11家。大自然林业等5家企业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汉堂生物成为全省首家交易企业。首家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永安信基金落户三明经济开发区,三纺公司成功发行我市首只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新批办外资项目34个,合同外资3.5亿美元。新批办台资企业12家。第九届林博会签约各类项目121个,总投资169亿元;建成全国首家林业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展会期间实现成交额102亿元,新开通“林品汇”网上商城签约入驻电商129家。第十一届“6·18”签约的701个项目,有473个项目动工建设,152个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竣工投产。

  (五)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呈新面貌生态市创建进展顺利。泰宁县成为全省首批国家生态县,永安、将乐、清流、沙县、宁化、尤溪、大田通过省级生态县(市)验收。全市60.9%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81.3%的村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标准。造林绿化面积达54.2万亩。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3%。各县(市、区)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全面完成年度淘汰落后产能任务,30个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完成投资3.8亿元,20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完成投资9.3亿元。全市169个减排项目已基本建成,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41个重点项目和16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全部完工,82家企业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六)注重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展新局面文化教育卫生协调发展。我市获批创建国家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泰宁、永安、沙县顺利通过省政府“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教育强县”评估验收。43个文化、教育、卫生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5%,增幅居全省第一。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和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新农合参合率达99.97%。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0.52万人、10.45万人。保障房竣工7653套。

  总的看,201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求进、进中向好的态势,这是市委、市政府综合施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和各位代表、政协委员,依法监督、民主监督、大力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结果。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受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产业转型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民生保障与群众期盼还存在差距,等等。面对困难我们要加强研判,找准根源,突出重点,有序化解。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三明清流沙芜投入资金2210万元完成美丽乡村一期工程建设
下一条:三明永安小陶开展流动人口服务宣传活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