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样本:量化折股 让精准扶贫更精准更有效
2015年建宁县贫困人口5454人,到2017年年底减至11人。
建宁,是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践中,该县瞄准贫困点,因地因人制宜,灵活地运用国家各类扶贫政策,推广量化折股试点,用好扶贫资金,啃下“硬骨头”,让一大批老弱病残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路。
建宁县均口镇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黑木耳种植。
均口镇贫困户种植香菇走上致富路。
兴农食用菌合作社生产的大球盖菇。
○样本一 食用菌成脱贫大帮手
扶贫的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让贫困户增收。
均口镇隆下村有13户贫困户、共36人,都是因病(因残)致贫。几年前,上级下拨到村的扶贫专项基金共100万元。
如何让这笔资金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呢?
村里经过充分考察论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上级指导下,把50万元投到本村的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入股,另外的50万元投到邻村黄岭村的汇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入股。
村支书邹财安说,这两家合作社主要生产黑木耳、切片香菇等,效益一直比较稳定。村干部和贫困户都看在眼里,把钱投给他们比较放心,再加上纪委定期对扶贫资金的专项监督也给村民吃了“定心丸”。
在兴农合作社理事长邱小华办公室墙上,记者看到一张特别醒目的表——《隆下村扶贫资金量化折股贫困户分红一览表》。表上清楚地显示了隆下村量化折股分红的全面情况:股金收益分红[38.8%作为村集体入股资金,61.2%作为贫困人口13户36人入股资金(每股17000元/人)],合作社发放股权证及分红证,年终按股分红。预计每年可实现分红收入7.83万元,其中贫困户分红4.79万元,村集体分红3.04万元,贫困户人均可分红1333元。
“村集体分红收入用于发展村里的公共事业,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均口镇党委书记吴建辉介绍说,贫困户脱贫后,由村民代表大会和贫困户代表评议,由村集体收回扶贫资金的利润分成,在贫困户中进行二次分配,确保贫困户总数逐步减少、收入逐步增加,最终达到全部脱贫的目标。
邹财安说:“有的贫困户种植了食用菌,又在合作社打零工,一年纯收入至少1万元。”
村民周友来,家里4口人,妻子残疾、母亲年迈、孩子上学,一切开销全靠他一人撑着。没资金、没技术、没路子,怎么办?
在党委政府帮助下,周友来加入兴农食用菌合作社。去年,他家种植食用菌10004袋,目前已经卖了1万多元。
周友来算了一笔脱贫账:精准扶贫贴息贷款2万元;种莲补贴,每亩150元;再加上村里实施量化折股分红,2016年他一家4口人共领分红款5220元,2017年他家享受量化折股分红45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