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探访女入殓师:不递名片不握手 不参加亲友婚寿喜筵

2015-04-01 10:18 来源:南方都市报 0
她们日复一日地用温柔的双手,为逝者修补在人间的最后的体面。

  曾打动无数人的电影《入殓师》里说,入殓师就是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们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佛山南海,也有这样两位女入殓师。一位两年前放弃白领工作主动跳槽到殡仪馆,一位殡仪系毕业后在殡仪馆一干就是十五年。她们日复一日地用温柔的双手,为逝者修补在人间的最后的体面,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开,也让他们的亲人得到最后的慰藉。

探访女入殓师:不递名片不握手 不参加亲友婚寿喜筵
程丹和赵波每天都和逝者打交道,外界觉得她们很神秘。


入殓师的手要和逝者接触,橡胶手套一年四季都要戴。

半路出家,日语翻译转行当入殓师

素描:程丹,27岁,哈尔滨人,佛山南海殡仪馆入殓师,入行两年

  殡仪馆的一位前辈说,最精湛的手艺,不是你能把妆化得多好,而是跟死者家属沟通到位。

  从事殡葬业的人给自己列了许多“潜规则”:不参加亲友婚寿喜筵,不主动告知职业,不递名片,不握手,不对访客说“下次再见”“一路走好”等。可这并非是我们自卑,我很热爱自己的工作。

  两年前,程丹做了这辈子最冒险的决定。这个决定,也几乎改变了她的人生。

  至今,在孩子入学登记栏的“家长职业”这一栏,她一直留白。老师一再要求,她才会写上四个字“服务行业”。她说每次去学校接孩子都像小偷,匆匆接了,又匆匆离去,头也不敢抬。她不想因自己的职业让孩子被歧视。

  即便如此,程丹说,从来没后悔选择如今的职业:入殓师。每天面对着几十具冰冷尸体的她,在完成工作后,总会觉得有点欣慰。

日语翻译应聘入殓师

  1988年出生的程丹是哈尔滨人,毕业于一家外国语学院,专业是日语。毕业后,她到佛山一家外企给董事长当翻译。“没有挑战性,生活太平淡”,骨子里爱冒险的程丹反复问自己,“这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和工作?”

  工作光鲜,收入可观,自身条件也不错,程丹还是想跳槽。这一跳,确实大胆。瞒着父母的她往佛山南海殡仪馆投了简历。在她的印象中,殡仪馆很神秘,工作也很有挑战性。这一年,她已为人母,孩子已快三岁。

  当时南海殡仪馆招聘的一个条件就是,应聘者要懂一门外语。因为每年在南海殡仪馆办丧事的有不少外国人。

  几轮面试下来,程丹入选。入职后,为了方便工作,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剪掉留了十几年的长发。

  和翻译工作不同的是,殡仪馆的工作几乎是封闭的。由于人手紧缺,从殡葬司仪到化妆师,程丹都要学着干,大部分时间,工作还要轮轴转。从给遗体洗澡、化妆,到开告别会。最多时一天几十具尸体,一年整个殡仪馆超过8000具尸体,24小时值班,不同角色互换,程丹入职前的所有好奇与挑战,后来变成了一种劳心劳力的艰辛。

  有时她拿出调了静音的手机,打开测量步行计数的A PP,一天下来,她在殡仪馆来回行走的路程达到20公里!“晚上下班倒在床上几乎就不想再动了。”

  一次她和朋友去沐足,服务员小妹帮她按摩时感叹,“为何女生的脚都这么粗?脚掌还有茧!”

  程丹说,经常轮班主持葬礼的入殓师,也多多少少患有职业病咽炎,“司仪一天到晚不停说话,还要尽量压低声线,以配合现场氛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郑州市记协副主席张利民遇车祸 经抢救无效去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