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南平 注入绿色基因的如画乡村
建阳考亭绿道美景如画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林涛竹海,云蒸霞蔚。上苍将绿色的基因注入到世界同纬度上保持最完整的一块绿洲,那就是闽北。每个村落都似天生丽质的少女,只是“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藏在深山人未识。
南平市委书记裴金佳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2014年2月14日,南平市委、市政府关于共建美丽南平推动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下发,建立共建工作专项基金1500万元,实施百个美丽乡村示范、千公里生态绿廊、万人保洁的“百千万”工程如火如荼地铺开。将闽北打造成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区的鸿篇巨制中,这可谓璀璨的如椽之笔。
芳菲尽展的八月,徜徉在“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的村落中,记者的眼光被定格在一幅幅“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场景中。
凡是能称之为“世外桃源”的地方,一定是远离尘嚣的山野、诗情画意的田园。双同、杨源模式,诠释了靠山要先护山再吃山的辩证法。美丽乡村建设给旅游资源丰厚的村落带来了无限商机,滚滚财源。
海拔1349米的匡山,屹立于浦城县富岭镇双同村,为闽江一处源头。3.83万亩的山林植被保存极好,盛产酸枣、香榧、核桃、笋干等土特产品。古木参天,怪石散落,灵泉飞瀑,构成奇妙的自然景观。元末名士章溢、刘基、宋濂、叶琛“浙南四先生”在此结庐隐居,革命斗争岁月红军游击队在此浴血奋战,匡山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如今,双同村民靠山吃山的“经”念得津津有味,做得风生水起。开辟旅游步行道,修缮61座古民居和诸多革命斗争遗址,建设文物陈列馆、农民书屋、公园、停车场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
8月5日,走进一户户“森林人家”,但见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明亮整洁,电脑、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今年,上海、浙江的游客来了一拨又一拨。”村干部李仕银告知,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元,连年统一为村民交纳医保、社保。
尝到甜头的双同人更加自觉地保护生态,珍爱家园。“全国生态村”、“全国旅游示范单位森林人家”、“福建省最具体验价值‘十佳’森林人家”……双同村,成了闽北唯一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金牌”的老区美丽乡村。
看看戏,中国戏剧活化石四平戏;玩玩水,国家5A级景区白水洋;爬爬山,道教二十七福地洞宫山;喂喂鱼,延续千年习俗的鲤鱼溪;品品茶,“三苦”、“三甜”、“三酸”的新娘茶……福建能集纳这些旅游要素的最佳地点在哪里?答案是:“高山老村落,闽北小丽江”——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
谈自然地理,聊人文历史,杨源村都存在不可复制的旅游优势。平均海拔860米,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天赋“南原北国”气候特征,“天儿蓝,星儿灿,夏天不用电风扇”。村民视鲤鱼为肇基始祖卜居祷告之神物,严防死守着先祖制定的保护契约,弯曲有致的小溪展现了“人鱼同乐”的别样景观。
古村、古桥、古戏、古庙、古殿,如果说“古”是杨源村的魅力招牌,那么“新”则是杨源村的难得机遇。随着宁武高速互通口的衔接和202省道升级为235国道,交通瓶颈被逐一打破。省长苏树林赴杨源村调研后,提出了打造“全省历史文化名村”和“全省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的指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