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南平 注入绿色基因的如画乡村
杨源乡将首批国家非遗“四平戏”作为“引爆旅游”的“导火索”。为此,配套实施“四化”工程:美化工程、绿化工程、洁化工程和亮化工程。拿亮化工程来说,130盏路灯,96盏景观灯,266盏灯笼,沿鲤鱼溪、古民居以及四平戏文化园溪边间隔高悬。
“去年,杨源破天荒地来了3万多游客。”展望未来,乡长陈健信心满怀。他分析,杨源村跟周边旅游景点形成互补,具有成为闽东北三角旅游枢纽的潜力。
考亭、张墩样板让人们体会到,融合山水、田园、酒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寻找切入点发展特色产业,才能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才能双翼齐飞。
出建阳市区西南4公里处,有个考亭村。建设美丽乡村给考亭人带来了生活之美,而生活之美美在考亭人有家业、有产业。随着游人越来越多,考亭人积极兴办休闲果园、森林人家、垂钓鱼塘、自行车铺等项目。
考亭的主产业是葡萄,为福建最早推广规模化种植的第一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000多亩,村民80%收入靠葡萄。如何提高葡萄的附加值,并跟旅游挂上钩?村民肖文宝买来的东北松搭建起果园大门,吸引游人进果园游玩采摘。村民丁海荣办起休闲饭庄,每天天刚蒙蒙亮,夫妻俩就忙碌开来,十几个包间常常客满。
骑车漫游成为考亭一景。已有十几户村民网购了五颜六色的两人、三人旅游自行车,平时尤其是节假日,大家把车擦洗得干干净净,排放在门口出租。村民朱长松出租的20辆自行车,收入高的日子超过千元。
一潭荷池,数棵青柳,周边更被平坦开阔布局分明的瓜果和田园所环绕。骑车漫步,悠然自得。折返村庄的酒坊,欣赏硕大的葡萄酒桶,轻呷家酿的葡萄美酒,顿时令人恍如移身于法兰西波尔多酒庄。富屯溪畔,316国道边,如今出现了一个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顺昌县埔上镇张墩村。
“‘六一’节那天,上千名游客蜂拥而来,小车停了两三公里。”人变黑变瘦了,但村支书林启兴掩饰不住一脸的兴奋。他发愁的是,如何尽快把服务设施搞得更加完善。
张墩村原是普通的粮食村。1988年,林启兴和几位村民引种巨峰葡萄;1999年,三户果农开始运用传统方法酿酒。历经26年,近500亩的葡萄种植基地如今当上全县老大,全村210户有86户葡萄种植、酿酒专业户,年产销售葡萄酒达150多吨,产值600万元。
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建设才有可靠支撑和持续动力。张墩村举葡萄为旗幡,按“AAAA级乡村旅游景区”高起点谋划,成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发挥多玛仕酒庄拥有全省唯一葡萄酒生产许可证的优势,注册“张墩”商标,对家酿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进行指导、改良和监管,统一收贮、包装和销售。投资5000万元,建设多玛仕葡萄庄园和100亩葡萄大棚种植示范园,集品种展示、休闲采摘、生产加工为一体。
当您想品美酒之芬芳,享采果之乐趣,青清山水、静净村庄、最醉酒坊的“美丽张墩”,一定是你不错的选项。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磨刀”就是规划。正如林宝金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制定农村住宅用地指导意见和建设导则,引导农民按照宜疏不宜密和两层半、坡屋顶的要求建设新房,弘扬闽北农村建筑特色,展示山水田园风光。规划在前,就能避免大拆大建,节省每块铜板,让美丽“出彩”。
仿佛从萧瑟的寒冬转眼间就过渡到明媚的春天,松溪县郑墩镇新铺村完成了一场“变脸”的奇迹。
松建高速公路往松溪方向的第一个出口紧依新铺村旁。乘车侧望,在巨幅绿屏似的风水林映衬下,一排米黄色的主体楼、青蓝色的坡屋顶、棕红色的窗楣以及点缀其间的花圃菜园,构成了充满现代气息又融合山野风光的画卷。
“民房年久失修,色彩杂乱,跟高速路的亮丽形象很不般配。”分管新铺村的镇人武部部长吴松介绍,今年3月开始,一场旧村改造的号角吹响:统一外墙效果;修饰屋顶门面;铺设污水管道,实施雨污分离。
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山村风貌、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新铺村委托浦城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美丽乡村的蓝图,方案最终交由县规划委员会审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