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 > 福州新闻 > 正文

遏制校园欺凌应多方入手 家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

2016-06-27 10:53 来源:东南网 0

­  多方措施保护学生

­  据林巧凤介绍,上述案件的受害者,并不是第一次遭受暴力侵害。对此,福州市台江区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社工石业源表示,不少受欺凌学生由于早年亲子关系不佳,遇到校园欺凌不能很好地通过家长处理,而家长风险因素识别能力较弱,不能及时发现孩子正在遭受校园欺凌。

­  据石业源介绍,在碰到校园欺凌引发的极端事件时,他们首先进行危机介入,安抚受欺凌者的情绪,通过走访家长、老师、同学,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在摸清事件经过后,他们会在事发校内开展相关主题班会、小组讨论会,帮助孩子们树立法制意识。

­  “如果未成年学生触犯法律,公安机关也将依法处理,违法学生同样将受到法律惩处。”福州市公安局茶亭派出所民警吴炼认为,被欺凌学生应当在第一时间向老师报告,并在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陪同下向公安机关报警,学会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据了解,为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福州市公安局茶亭派出所时常派民警深入辖区小学,围绕如何学法、用法、知法、懂法、守法,为全校学生举办专题法制教育报告。该所还建立涉校案件快速反应机制,根据不同时段、路段人员流动情况,适时调整治安巡逻警力,强化校园周边路段巡查力度,形成强大威慑力量。

­  家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

­  记者联系上当年永泰县东洋中学校园暴力案涉事人之一小张的父亲。张先生表示,小张现在已经高一在读,成绩还不错。事情发生后,张先生也不再外出务工。“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林巧凤表示,该起案件中有三个当事人为留守孩子。

­  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福建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刘美玉认为,家庭教育在杜绝校园欺凌中起到第一位的作用。当前,很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在农村或偏远地区出现大量留守孩子,他们缺乏父母爱护、教育,很容易引发校园欺凌事件。因此,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人权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

­  而学校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教他们如何进行正确的情绪管理、疏导。然而,目前部分乡村学校忽略心理教育,甚至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这是非常可惜的地方。”刘美玉表示。

­  在刘美玉看来,社会对于杜绝校园欺凌也承担有一定的责任。社区、农村都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在留守孩子较多的地区,社会更应该承担起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记者 郑晓丹)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国际漆艺双年展7月中旬在福州举行 漆器历史悠久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