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 > 福州新闻 > 正文

国际漆艺双年展7月中旬在福州举行 漆器历史悠久

2016-06-27 10:53 来源:福州晚报 0

­  茶园山出土的红漆剔犀葵瓣式三层套盒。

­  7月17日至8月18日,市漆艺术研究院和市博物馆将在朱紫坊38号举办2016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共百余位漆艺家的近千件作品报名参展。这是福州乃至中国漆艺界的盛事,伴随着双年展的临近,中国漆文化、福州漆艺发展史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

­  我国是世界最早用漆的国家

­  中国是漆文化大国,也是世界最早用漆的国家。早在8000年前,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的先民已经对漆的性能有所了解并开始使用。

­  此后,历代对漆器工艺不断推陈出新。到了清代,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漆中心,如北京的雕漆、扬州的螺钿、福州的沈绍安脱胎漆器。

­  福州漆器历史悠久

­  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张振玉昨天介绍:“福州是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其雕漆工艺制作水平在宋代就已堪称全国一流,有考古出土的雕漆文物相印证。”

­  宋代是福建漆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官方的倡导和扶持,福建漆艺制作开始形成规模。宋熙宁时,官府在福州设立都作院,内设漆作。这说明此时当地的漆艺创作已颇具声名。从典籍与出土文物来看,宋代福州漆艺最突出的成果是“雕漆”。“雕漆”是在器胎上层层髹漆至一定厚度,再用刀刻出纹样,具有浮雕效果的漆器。如今国内所见的宋代“雕漆”主要有“剔红”和“剔犀”两种。宋代福州所作的“福犀”驰名于世。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便民自行车不便民 维修不到位高峰期借车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