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连遭4天冰雹侵袭 将建“三道防线”减灾

2014-04-01 15:14 来源:福建日报 0

3月26日至29日,福建省连续4天遭受冰雹侵袭。灾害面前,如何为百姓编起一道立体的防灾减灾网?
防雹灾,“三道防线”步步为营

  3月26日以来,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南方地区出现今年初以来最强的强对流天气。据福建省民政厅统计,截至3月31日9时,我省有6.1万人受灾,8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1.4万间房屋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5千公顷。

  其中,3月26日至29日,福建省连续4天遭受冰雹侵袭,成为当前各地受灾的最主要原因。灾害面前,科技和政策手段齐上,为百姓编起一道立体的防灾减灾网。

第一道防线:提前6小时预警

  “预计未来6小时内,福州、莆田、三明、龙岩四市和泉州中北部的局部县市将出现冰雹,并伴有7级-10级雷雨大风。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3月29日13时42分,省气象台发布的冰雹橙色信号,通过短信、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形式,传送至八闽大地。

  “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时容易发生强对流天气,因此,春季是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而这种天气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准确预报难度非常大。”福建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爱鸣告诉记者,从最初无法预报强对流天气,到如今基本能提前6小时向公众预警,我省气象科技水平正逐步提高。

  据了解,目前福建省共有70个国家级气象站、4个高空探测站、5个天气雷达站、3部风廓线雷达、1700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卫星遥感等应急观测设备。这些“天罗地网”般的气象观测网,每天监测着天空的“表情”,让预报人员掌握了第一手的气象资料,预判更加准确。

  与此同时,全省还设立了1100多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2000多个电子显示屏、14800多个大喇叭,并培训有2.8万余名农村气象信息员,让一项项预警可以直达乡、镇、村,为布置防灾措施挤出了时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福建启动“单独二胎”政策 明确“独生子女”定义
下一条:福建出台四项措施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