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保经办机构已从167个整合为11个 看病更省心
医疗保障制度碎片化、职能分散化、职责不明不清……为改变医保管理九龙治水困境,推进“三医联动”,2016年福建省政府率先成立医疗保障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医保办),归拢了原省人社、卫生、物价、民政等部门的医保职能,各地市也参照省级医保机构整合模式,成立市医疗保障管理局(以下简称医保局)。
目前,福建省医保经办机构已从167个整合为11个。机构改革以来,不同地方、不同参保人享受的医保待遇差别如何?药品价格虚高问题是否得到缓解?
“三保合一”缓解医保统筹层次低等问题,不出村就能享受政策实惠
“村卫生所开通了医保,看一次病报销完自己也就出个5到10块。”永安市西洋镇葛州村村民老庄一家五口身体都不大好,跑医院对他来说是常事。医保没整合前,要享受医保优惠政策,必须跑到市里看病。一来一回,要花一两百元。在村里看,却无法享受医保,一次下来也得几十元。现在,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保合一”,统筹层次提高,覆盖范围更广,不出村就能享受医保政策实惠。
“原先医保基金都在县一级统筹,有时候甚至出了县,政策就变化,医保待遇相差较大。”省医保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归人社部门管,新农合归卫生部门管,不同地方、不同参保人员享受的政策不尽相同。统筹层次低、政策多而杂,是整合前的一大弊病。
省医保办组建后,整合医保制度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从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等6个方面进行统一。另一方面,在城乡居民医保与城镇职工医保上,推进统筹层次、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等4个方面的统一。
“医保制度整合,扩大了统筹医保基金的盘子,统筹层次由县级统筹提升为设区市统筹。”省级层面,省医保办将36种国家谈判药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满足参保人员临床就医需求。各统筹区层面,也分别采取了降低城镇职工医保起付线、扩大门诊特殊病种数量、增加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医保封顶线等办法,逐步提升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如三明市将城乡居民每年门诊就诊封顶报销从120元提到150元,厦门市出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就医统筹基金报销500元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