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生态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森林覆盖率达65.95%
福建海峡银行三明分行专门为东莹量身定制了一款金融服务:排污权抵押贷款。“凭交易凭证就能质押,而且贷款使用范围扩大到基础建设。”何胜说,“真是雪中送炭。原来我们生产氢氟酸每吨售价不到6000元,延伸为五氟乙烷后,每吨售价2.4万元。”
转机缘自绿色信贷。近年来,福建大力发展绿色信贷,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农业、绿色林业、工业节能减排环保项目、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产业。包括海峡银行在内的福建各金融机构持续推出“绿色金融”产品,为福建绿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金融撑“绿”,创新向“绿”。今年5月,福建出台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提供的融资余额比十二五末翻一番”。6月举行的福建绿色金融发展推进大会上,8个绿色环保项目融资授信现场签约,总金额达273亿元。
“推进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已成为福建全省上下共识与行动。目前,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占福建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按照规划,到2020年,仅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产值就将突破1800亿元。》》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养老服务等八大工程
从十九大报告读出农民增收新思路
一只鸡能卖300多元,净利超过100元。这事要搁以前,兰秀想都不敢想。更想不到的是,养鸡业竟然催生出一座特色小镇: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生态水系,引来两岸长绿;投资5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换来绿水长流;两家原种育种场、83家规模养殖场,掩映在绿色之中。
长汀县河田镇是闽西最大乡镇,也是全国稀土主产区之一。正因为稀土开发,河田曾是闽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生态优势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增收。”长汀县委书记廖深洪将十九大报告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结合起来,读出了新思路。
11月初,长汀酝酿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田鸡”,创建“河田鸡美食小镇”。
什么是“供给侧”,32年前就开始养河田鸡的兰秀说不清楚,但她发现自从有了小镇规划,向她订货的客商各种要求“加码”:鸡苗得是政府提供的祖代原种,养殖方式必须是林地散养,就连营销也都走电商渠道——不光有商标,还贴二维码。好山好水,让河田鸡身价倍增。
“怎么也能再翻一倍!”回乡创业做起电商的北村讲这话时,兰秀觉得他在吹牛。可北村创办的淘宝店一年卖了上万只河田鸡。“我们镇有8万人口,今年河田鸡产业就能直接带动人均增收上千元。”北村说,现在仅通过电商平台,长汀县一年销售河田鸡百万只以上。
相关阅读:
生态省是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是为解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与行政管理条块分割的矛盾而提出来的政策,是扭转“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整体恶化”趋势的战略思路。
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省建设的具体内涵是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区域生态和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基本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生态省就是在一个省域范围内,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统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环境质量,同时遵循三大规律(经济增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生态规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