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数码科技 > 正文

苹果iPad Pro评测:史上最强悍平板 称职的办公工具

2015-11-12 09:01 来源:腾讯数码 0
iPad Pro既不是“放大版”那么简单,也绝非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入手那么高冷,但它所具有的生产力属性却是很多人的刚需。

  冰火两重天的Apple Pencil

  与Smart Keyboard的接地气以及大众化不同,Apple Pencil其实属于专业设备,像我这种完全没有美术细胞的人,就算送给我都不知道怎么用;但如果是专攻插画和设计的人士,这么多年等的就是这一根笔,所以我才说它冰火两重天。

  应该说苹果在Apple Pencil上花了很大心思,在9月份的发布会之后,我曾专访过库克,他表示其实苹果一直在研究笔这种输入设备,只是以前的技术不成熟,所以说苹果并没有排斥这种交互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有必要看看苹果“几年磨一剑”拿出的Apple Pencil到底好不好用。

  为此我找了几个平时用数位板的插画设计师,请他们上手试一试这个产品,尽管很多设计师本身就是“果粉”,甚至正在用MacBook Pro搭配数位板作画,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对Apple Pencil的评价,毕竟手感这件事是欺骗不了人的。

  所有的设计师都非常欣赏Apple Pencil毫无延迟的绘画感觉,而且它的握持手感与配重做得都非常到位,既没有廉价的感觉,重心也非常顺手。而在绘画当中除了压力感应以外,设计师对于Apple Pencil的倾斜角度感应也是大加赞赏,认为Apple Pencil算是把感应器用对了地方,倾斜之后就可以产生不同的笔触,我甚至还用Paper 53这个软件加上铅笔的笔触,画了个简单的速写,可以说把Apple Pencil侧过来使用,是以往这类产品都没有的体验,让我这种没有太多艺术细胞的人,也能体验到一些乐趣。

  而另一个贴心的设计,就是在使用Apple Pencil的时候,手指或者手掌可以放心的接触iPad Pro屏幕,而不用担心误触。我试验了一下,如果拿笔的时候,手指触屏附近的区域,屏幕是没有任何反应的;但如果把笔放下,那么你的手就可以随意触摸屏幕了。

  总之我问了一些插画师,他们感觉Apple Pencil加上iPad Pro基本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了,以往笔记本+WACOM数位板的沉重移动方式,可以被取代了,当然也有一些人表示需要看看iPad Pro上有没有合适的绘图软件,其实目前就已经有不少了,包括PS Fix版、Paper 53、绘图大师等等,基本能够满足从入门到专业人士的需求了,而且以评估生态链的感召能力,相信后续这方面的软件支持肯定少不了。

  但是我也接触了一些工业设计师,他们对于数位板有着更高更精细的专业需求,他们通常会配备7-8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专业数位板,其压感精度达到256×6的级别,在他们看来,Apple Pencil普通的绘图没有问题,精度足够,但渲染的时候可能会达不到他们的专业要求。因为在渲染的时候,高精度压感可以令色彩迅速扩散开来,但是Apple Pencil还做不到这么高的精度。

  另外也有设计师提到,他们使用WACOM数位板有一些习惯,例如把笔反过来用就是橡皮擦,但Apple Pencil没有这个设计,会有些不习惯。因此我觉得,是不是需要切入这么专业的领域,是苹果需要考虑的事情。

  当然Apple Pencil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就连我这个不会画画的人也看出来了。首先是收纳问题,这根笔在外出时只能单独携带,不像Smart Keyboard可以和iPad Pro吸附在一起,有丢失的可能性,当然我觉得这也给第三方配件厂提供了机会;其次是充电问题,虽然官方宣称Apple Pencil充电速度很快并且能耗极低,但Pencil本身没有电量显示,充电时也没有任何提示,总是让人有点小担心,唯一查看电量的方法就是在下拉菜单的“电池”选项。此外也有设计师认为,虽然12小时的使用时间乍一看很长,但以他们的工作情况来算的话恐怕要一天一充,这种使用强度,建议苹果能够考虑增加无线充电这种方式,当然我相信已经有第三方厂商行动起来了,这不是什么难事。

  我相信对于很多专业人士来说,思考角度和我们完全不同,他们可能会由于Apple Pencil的存在而购买iPad Pro(我试过它不能和其他iPad、iPhone连接),所以对于真正的用户来说,Apple Pencil就是刚需;但对于普通用户,我觉得这个不算便宜的配件就不是那么非买不可了。因为按照我的体验和理解来说,Apple Pencil只是在你需要精细操作以及专业设计的时候才会用到,其他时候,还是用自己的手指作为交互工具吧,这样才更符合iPad产品的使用场景。

  颇有心机的定价策略

  我觉得有必要在文末单独说一下iPad Pro这个颇有心机的定价,抛开配置不谈,iPad Pro和Surface Pro 4的入门款价格相比,前者便宜了足足800元;128GB版6888元的售价也会比同档次Surface Pro 4便宜几百元,在心理上取得了消费者的好感。

  不过,iPad Pro搭配的键盘与笔的零售价,却都要比Surface Pro 4贵,如果两款产品购买入门款并且把配件凑齐,那么iPad Pro相比Surface Pro 4只有200元的优势,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说这是一个很有心机的定价策略——乍一看挺便宜,全都买完了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再进一步推敲,对办公人群最有吸引力的搭配,入门款iPad Pro+键盘需要7176元,这个价格正好可以买尺寸差不多的13寸MacBook Air,如果嫌存储空间不够需要买128GB iPad Pro+键盘,8176元的定价也会是和高配版13寸MacBook Air重合,让你掏钱的时候总会在两款不同类型的产品之间举棋不定。这样看来iPad Pro的定价策略真是心机重重啊。

  总结:称职的生产力工具

  这么多年苹果终于探索出了一款能够被称为“生产力工具”的平板电脑,为此还开发出了两个强有力的助手,Apple Pencil以及Smart Keyboard,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两个配件无疑会如虎添翼,甚至是一些设计师等了很多年的东西。所以说iPad Pro绝不仅仅是变大了那么简单,应该说12寸以上的平板设备是行业以及专业用户的需求起点。

  基于这个道理,我甚至不觉得iPad Pro是iPad家族的一员,因为它所具备的专业生产力,是其他常规尺寸平板所不具备的。当然,苹果向来是慎用Pro这个称号的。

  在体验过后,我更加认为iPad Pro是面向专业人士的一件生产力工具,它不是大众的玩物。如果以金字塔来比较的话,iPad Pro显然是在最顶端的那个产品,它的高性能以及专业性设计,都令它一览众山小,但同时所面向的用户群,也是那“顶端”的一小部分特定群体。而更广大的处于金字塔基座的部分,则是像iPad Air 2和iPad mini 4甚至是大屏iPhone等这些便携设备,它们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此外,iPad Pro的出现,使平板电脑领域产生了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它宣告了在iOS平台之上,平板电脑也可以像笔记本那样去进行专业的工作。也就是说,平板电脑不再只是消费内容,也可以进行内容的生产,甚至未来这些内容的生产和消费达到“自产自销”的闭环。

  但是iPad Pro的竞争环境也是异常残酷的,它面临两个问题,与同尺寸笔记本如何选择?与竞争对手Surface Pro 4又如何取舍?

  第一个选择很简单,Apple Pencil如果是你的刚需,那么其实你不是笔记本的目标群体;但如果你打算用Smart Keyboard作为唯一的选购依据,那我觉得还是要根据你的文字输入量来做出考量。

  第二个选择比较困难,如果从生态环境方面去考虑,苹果今后肯定会鼓励更多的专业开发者为iPad Pro做支持,用户会有一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感觉,而这恰恰是微软暂时不具备的。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中国苹果官网开售iPad Pro 国行Wi-Fi版价格最低5888元起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