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ad Pro评测:史上最强悍平板 称职的办公工具
使用时间所言不虚
尽管苹果没有公布iPad Pro的电池容量,但有“路边社”透露其容量超过11000mAh,不过不管屏幕尺寸与配置如何提升,苹果一直坚守10小时使用时间这个底限,而且在这方面向来不做无把握的承诺。
经过我的一系列上网、看电影、非专业画画,以及长时间的打字折腾之后,发现iPad Pro的确能够达到9小时以上的使用时间,当然这是WLAN版,4G版也应该不会差太多。这样说来相比大多数笔记本电脑来说就有很大的优势了,毕竟在这个携带重量的电脑中,还很少有能达到9小时以上使用时间的设备呢,所以如果是单纯的文字工作者的话,使用时间上是个福利。
另外我也测试了它的充电时间,苹果为iPad Pro配备的依然是2A充电插头,不过线缆却比之前的长了很多,方便你一边使用一边充电。测试的结果是,iPad Pro需要5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充到85%的电量,之后就进入了慢充的节奏,所以我建议你在睡觉的时候给iPad Pro充电就好了,这是一个比较费时间的过程。
键盘是必入的配件
我知道iPad Pro的价格绝不算便宜,特别是它还不提供64GB版本,就更让很多人犹豫买了它之后还要不要再配一个售价不菲的Smart Keyboard键盘,实际上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一来你总要买个保护壳和桌面支架吧,Smart Keyboard就有这个功用;二来多数人都需要移动办公,那么这个原厂的键盘就是“刚需”了。
作为一个重度文字工作者,我对键盘是很有发言权的,也许光看外形你感觉Smart Keyboard不会太好用,实际上这是个错觉。在我用它敲了一周的Word之后,感觉完全能满足外出办公的需要,它的按键手感极富弹性,而且键程比较适中,并不会像MacBook那么扁平,再加上全尺寸布局的设计,以及按键之间较大的间隔,因此连续敲击的错误率比较低,输入非常顺畅,这也是我的大多数同事上手之后的感觉。
尽管我觉得Smart Keyboard的手感清晰又轻快,但它的织物表面却让手指的触摸感觉有些怪异,因为通常我们接触到的键盘没有这种材质的键帽设计,这种材质按下去虽然说不上不舒服,但也绝对不算“扎实”的那类感觉。
不过整个Smart Keyboard采用一体化的定制织物而成,带来的好处除了坚韧耐用以外,也非常易于清洁,甚至还有点防水的功效,我试过,它不怎么会沾染油污,而且脏东西什么的一擦就掉。
而作为一个输入设备的评测者,键盘手感只是一方面,输入法以及输入工具的切换也是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假使第三方配件厂能够做出手感更好的外接键盘,也不一定能达到原厂的输入效果,因为软硬件的匹配很重要。
苹果其实赋予Smart Keyboard很多精巧的设计,例如当你把它和Smart Connector吸附上之后,并且折叠支撑好之后,在文字软件内就会自动隐藏屏幕上的软键盘,取而代之的是启动了屏幕底部窄窄的一条快捷工具栏,它对应了一些简易的快捷操作图标,但我觉得如果能和实体按键对应上就更好了;如果你把键盘取下来,屏幕上就又会恢复软键盘,这是一个很人性的设计。但我发现也不是百试百灵,例如在App Store的搜索框当中,第一次连上Smart Keyboard之后,就还是在使用软键盘输入,虽然你可以通过Smart Keyboard敲字,但发现却不能选字,解决方法是按下Smart Keyboard左下角的输入法切换键,软键盘才会消失,看来这个贴心的小设计稳定性还有提升的空间。
另外你可能注意到了,Smart Keyboard上有很多快捷键,与iMac的Magic Keyboard很像,在不同的软件中,长按command键就能出现快捷键列表,从而通过组合键实现快速操作,比如现在我已经很喜欢用commadn+shift+D来返还主界面了,毕竟在流畅键盘操作的时候,双手是不愿意离开键盘去按HOME键的。在我看来,Smart Keyboard似乎只却一个ESC键就完美了。
因此,通过一个手感十分不错的键盘,再加上匹配的输入法,以及顺畅的快捷键设置,你会发现写稿的时候绝大部分情况这块键盘都能帮你解决,双手几乎不需要离开键盘去点击屏幕,流畅度大大提升。
为了测试这块键盘以及与之相配的输入法销量,我找来一位使用MacBook办公的同事,我俩使用苹果自带输入法录入一篇相同的中英文混排的稿子,最后发现我俩的完成时间相差无几,要知道这块键盘我才熟悉了一周时间而已,说明其键位布局也是比较容易上手的。
当然你可能会问我,iPad Pro有什么合适的文字输入软件?其实Pages和Word都已经开发出了适配iPad Pro的版本,如果你的主力办公机型是Mac,那么就选择Pages;如果是Windows环境就用新出的2016版Word,这没啥好说的,二者都提供了在线同步以及网盘同步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你在iPad Pro里写完稿子之后,直接就可以发送出去或者上传云端以方便在其他平台使用了。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认为iPad Pro从软件到硬件甚至输入的细节,都已经够资格被称为“移动办公生产力能手”了,对于像我这样经常需要外出采访的人来说,从写稿到配图再到发稿这一条龙作业,使用iPad Pro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更何况在写稿的同时,你还能分屏打开QQ或者邮件,跟其他同事同步一下信息,这个使用环境与笔记本电脑毫无二致,唯一需要担心的可能就是其他同行惊诧的目光。
当然我也脑洞大开的想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苹果给iPad Air 2也配一个小尺寸的Smart Keyboard,是不是也能成为生产力工具呢?毕竟敲字这事屏幕大小无所谓啊(我还见过同行用手机写稿呢),但实际上并不行,单是缩小的键盘尺寸这一个因素,就会让重度文字使用者极度不爽,从而否定整套系统的实用价值。所以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情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就比如从9.7寸到12.9寸这事,乍一看无非就是尺寸变大了,但实际上却带来了很多本质上的变化。
当然说到Smart Keyboard就不能不说说它作为保护壳和支架的用途,相比以往的Smart Cover来说,它能够支撑得更加牢靠,尽管iPad Pro体型大到了笔记本的程度,但折叠之后的Smart Keyboard还是能够让你很放心的。
而且Smart Keyboard提供了两种支撑角度,其一是打字角度,其二是看片角度,区别就是后者角度更大,因为观看屏幕时要后仰,因此这个角度更加舒服。不过我也觉得,如果打字时能再多增加一个可调节的角度,就更完美了,毕竟现在只有一个打字角度,还是让我的强迫症发作了。
当然另一个让我强迫症发作的地方,就如Smart Cover那样,Smart Keyboard合上之后只提供了对屏幕的保护,光秃秃的后背裸露在外,目测又给第三方配件厂留下了巨大的机会。
整体来说Smart Keyboard是一个你非买不可的配件,我甚至认为它就应该是iPad Pro的一部分(苹果是不是能提供个优惠销售套包啊),如果没有它,那么iPad Pro的生产力属性就无法全部发挥,所以,在你考虑购买预算的时候,强烈建议把它一并算进去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