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撕开水果的暴利面具:批发到零售最少翻倍加价

2015-03-09 15:10 来源:新快报 0

  水果市场有多火?也许从这些可窥出一丝端倪。

  有句俗话叫“水果不烂,赚千赚万”,意思就是说如果水果不烂,卖水果的人就能获得较大的利润;而现实是水果不易保存、容易腐烂,正是因为水果的这个特点,才拉大了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差距,越容易变质的水果价差就越大。

  水果腐烂只是成本之一,店租不断走高,员工的人力成本也不断上涨,而且过年过节还招不到人。在高的运营成本上,水果连锁店如果管理不善,水果进货渠道统一的价格优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化解。亦有水果连锁店的老板对记者坦承,“真的是辛苦钱,一个合伙人都不想干了,凌晨两三点接货是家常便饭,忙起来家里小孩没人带,去年年廿八忙得家里连对联都没人贴,冰箱里打开空空如也,这时候就觉得,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

一盒智利车厘子超市要上百元,批发价仅三四十,水果商却都叹钱难赚

  撕开水果的暴利面具

  美食耄耋沈京似这一个上午就一直在忙活买车厘子的事,他先是因嘴馋在小区门口水果连锁店入手了118元一斤的进口智利冰种,没吃过瘾,又到超市挑了一盒盒装的车厘子,虽然没标明是否冰种,但就43.8元一斤的价格来说,他估摸着是普通车厘子。果不其然一入口就有云泥之别,汁水含量远不如水果连锁店。没吃爽的沈京似又来到菜市场门口的水果档,一瞅与超市同包装的车厘子在此仅售28元一斤,入口又是不甜干瘪。怒极之下他去了珠三角一级批发市场——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这下宛若鱼归大海,一番与批发商讨价还价之后,沈京似以批发价350元一箱,约合35元一斤的“笋价”抱得进口智利冰种车厘子归。

  在沈京似执着的寻吃之旅背后,是一整条水果线下经营体系。水果经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分流到水果摊、超市、水果连锁店,后面三种业态因水电、租金等经营成本加之估算利润对水果实行重新零售定价。因此,经过流转后,水果的批发价与零售价差距不小,翻倍基本是“起步价”,少数进口高档水果品种,批零差价甚至可超过200%。照理说水果生意应该很好赚,但记者随后采访了超市负责人、水果连锁店老板以及水果摊经营者,但无一例外纷纷“喊冤”:“水果娇气得很,一不小心就会亏损。而且房租、水电、人工等等层层叠加费用,看着好赚,其实亏起来很容易。”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北京铁路局下架高铁免费水 抽检显示溴酸盐超标
下一条:食品界“巨无霸”出没 野生山药高2米重35斤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