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撕开水果的暴利面具:批发到零售最少翻倍加价

2015-03-09 15:10 来源:新快报 0

  业态反应

  水果摊老板吐槽 进货比超市贵,但卖得更便宜

  早春三月,草莓早已布满街头水果店。不过,不少市民产生了疑惑:现在的草莓怎么没有草莓味?就算是听起来很高端的牛奶草莓,尝起来也不甜。业内人士表示,草莓不甜与大棚反季种植等有关,应季草莓要等到四五月份。即便不是当季,草莓在批零市场的价格也差别较大。如广州本地太和产的草莓批发价只要10元3盒,水果档口里售价达到15元2盒,超市一盒就卖12.5元,零售价起码是批发价的两倍多。

  为何超市的贵那么多?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一位批发商回答记者时反诘,“超市卖什么不贵啊,超市也是从我们这拿货的,不挣点怎么养活员工?”

  而广州番禺区洛溪某菜市场门口的水果摊老板也对记者表示,“超市给人的固有印象就是便宜,其实超市供货商给的价更低,但他们卖的大部分水果还是贵过我们的,只有某些特价水果才便宜。”记者也看到水果摊的山东红富士售价7.8元/斤,超市的山东红富士为9.8元/斤。

  “超市人流量大,我们人流量少,实惠点吸引人气。”上述菜市场门口水果摊经营者继续对记者讲道。

  不过记者随手在该零售水果摊买的车厘子和牛奶草莓,虽然均比超市和水果连锁店便宜,但总有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感觉,该处的车厘子含水量不多,也不甜;而牛奶草莓既不甜也全无牛奶味道。

  超市叫苦 水果用来带动客流,损耗很高

  被批发商和水果零售摊老板吐槽“卖得贵”的超市却也是叫苦,广州某大型连锁超市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水果等生鲜、农副产品的毛利非常低的,在超市里售卖这些品类,多数是为了拉客流。”

  “虽然我们超市的水果有统一采购的优势,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自采,二是从代理商处获得,这部分主要是进口水果;有时候应急也会有水果当地的供销社等跟我们对接。”广州某大型连锁超市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但人工、水电等综合成果也高,而且我们童叟无欺,足斤足称。水果一旦腐烂或者撞烂,都扔掉,这部分折损费用也有。所以我们不好去评估是否比市面上的水果摊贵还是便宜。”

  有业内人士称,批发市场是集散中心,跑的是量,各项成本没有超市和商场高。像水果连锁店和超市,位置都在市区繁华路段,租金很高,而水果进超市和商场都要支付昂贵的进场费,成本肯定比批发市场大大增加。而且水果容易腐烂,一旦积压后,商家就只能眼巴巴亏钱。批发市场都是整箱整箱发货的,但超市里要任由消费者挑选,挑剩的水果很可能就浪费了。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差距,而且,越容易变质的水果价差就越大。

  连锁店抱怨 成本高企,每天一开门花销就上千

  据了解,市区水果市场,除了几家超市是由本部统一配送外,水果店的货源超过90%来自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也就是说,虽然部分统一配送的超市的水果物流费、损耗费等成本相对要低,但由于江南果菜批发市场离市区如天河区、海珠区等并不算远,就算是地处较远的番禺区,打车费来回也不过200元不到,可见进货路费远没有珠三角其他地级市贵。可是,这一点“优势”并没有体现在终端的销售环节,有市民认为,除了必要环节的成本加价,与经营者所图利润高有很大关系。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水果连锁店老板对新快报记者表示,“虽然说路费简单计算是比其他偏远地区便宜,但是开一家水果店,经营成本较高,因为水果娇气,所以损耗特别大。广州夏天时间长,多损耗,一般损耗占总成本的10%左右。而且水果包装费、店面租金也是成本大头,市中心的铺位和小区门口的铺位都一年比一年高。因此物流费、人工费、店面租金、包装费、损耗费等各道环节使成本上涨,自然就抬高了零售价。”

  据他透露,一般一家月零售额在30万-40万元左右的水果连锁店,剔除店面租金、人工费等成本,每月的毛利约20%。

  亦有业内称,一般水果连锁店的面积都在一二百平方米,一般铺位的年房租在20万到30万元,店里要有4到5个员工,员工工资3000元甚至更高。如果再加上水果损耗保存等费用,每天一开门的费用就得千元左右。在如此高的成本下,如果一些水果连锁店区位不占优势,管理不善,可能每天的实际收入只有几百元,一个月就要赔上万元,关门是迟早的事。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北京铁路局下架高铁免费水 抽检显示溴酸盐超标
下一条:食品界“巨无霸”出没 野生山药高2米重35斤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