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餐饮浪费正逢其时 对不文明消费说“不”
新《消法》明确规定反对浪费,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近年来餐饮成为浪费“重灾区”,餐饮浪费可谓触目惊心、比比皆是。如何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倡导全社会形成理性的餐饮消费观是时代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餐饮行业自身良性发展的必然需求。
新《消法》旗帜鲜明反对浪费
仔细比对新、现行《消法》,不难发现,新《消法》旗帜鲜明反对浪费,倡导文明消费。新《消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在解析《消法》修改过程和新《消法》特点时表示,“在消费转型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这一点特别重要。现在某些方面的消费,其奢侈程度比发达国家更甚,大量不节约行为、攀比行为浪费了资源,逼着环境退化恶化,不仅对人类的未来和环境保护造成压力,也不利于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正是基于此,期盼消费者组织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大有作为。”信春鹰强调,新《消法》第五章第三十七条规定的消费者协会要履行的公益性职责中,将“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列为其首要职责。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祝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此次新《消法》明确了消费者协会不是“社会团体”,在其组织定性上采用了内涵更为宽广的“社会组织”的提法,同时规定消费者协会履行的是“公益性”职责,重新界定了消费者协会的组织性质,为消费者协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现行《消法》赋予消费者协会七项职能的基础上,新《消法》又为其赋予了一些新职责,把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列为公益性职责第一条,是赋予消协的新职责,适应了消费形势发展需要。
反对餐饮浪费正逢其时
董祝礼强调,在消协职责中增加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的职责,引导社会各界反对浪费,树立可持续消费理念,促进社会的永续发展,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长远利益,是国际消费者运动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以餐饮为例,近年来餐饮浪费比比皆是,除了公款吃喝造成的浪费,属于个人掏腰包造成的浪费也触目惊心。试问有哪场婚宴没有浪费的?”董祝礼介绍,今年2月中消协联合全国46省市消费者协会(委员会)发出倡议反对餐饮消费,其中明确提出反对将婚丧嫁娶和节日消费异化成餐桌浪费。在中消协评出并公布的“3·15年度引人深思的消费事件”中,“反对餐饮浪费”被列为首位。
“过去由于餐饮业的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使得餐饮企业纷纷上马,餐馆、饭店数量急剧扩张,整体布局失衡并引发恶性竞争,成为严重的奢侈浪费的促成因素,国家政策出台和反腐力度加大给了餐饮业一个‘回归正途’的机会,餐饮业应该以消费者需求与心理支付能力为准则。”在近日由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办,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承办的“第二届北京餐饮文化节”闭幕式上,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汤庆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汤庆顺分析说,近年来盲目比装修、比食材、比档次成为餐饮业发展的误区。“除治理腐败等政策和引领社会风气等原因外,转型也是餐饮业多年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展到一定高位后的自然回落,餐饮业走大众路线尽快转型,走向回归正逢其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