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餐饮浪费正逢其时 对不文明消费说“不”
挖掘餐饮文化内涵创新消费方式
汤庆顺介绍,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中央相继出台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拥护,餐饮行业广泛开展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行动。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及大量的二线城市,中、高端餐饮企业积极适应转型,纷纷推出菜量提示、小份菜、打包等服务,为引导消费者适度消费起到了很好作用。今年以来踢破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的泡沫后,大众的日常饮食消费已经成为主流消费需求,大众餐饮注定成为今后行业发展主流方向。“要清醒认识到,在短期内完成战略调整和经营突破并非易事。当前单纯的价格战已经不再是餐饮业竞争的主要手段,要打文化牌和服务牌,深入挖掘餐饮文化内涵,通过文化促销、优质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让广大消费者吃出文化,吃出服务水平和健康。”汤庆顺解释,中国的餐饮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消费者就餐的感觉、体验及效果;餐饮企业员工通过传承和创新提供的精心服务和可口的美食都属于餐饮文化的范畴,餐饮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消费全过程。
董祝礼认为,要多渠道倡导文明餐饮,除了倡议餐饮企业和消费者适量推荐餐食和点餐,倡议“光盘”、“净桌”行动,企业明示菜量及适用人数、设置小份菜、拼盘菜、半份菜外,还应该在创新消费方式上努力。“要继续树立并强化消费者的浪费可耻意识,另外倡议推广自助餐、分餐制,这是遏止浪费的有效手段之一,应该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董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助餐有助于在餐饮领域树立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引导摒弃铺张浪费、炫耀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尽管自助餐的消费者如果不文明就餐,也会造成一定浪费,但是总体上从消费方式而言,自助餐要比圆桌式的桌餐的消费浪费少很多。”汤庆顺强调,文明、健康、理性的餐饮消费方式要从每个人做起,消费者和经营者都有责任,更节俭、文明、新颖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氛围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
编后
本刊推出的“食品领域如何落实新《消法》系列报道”至本期结束。本系列报道就新《消法》和《食品安全法》的衔接、食品和餐饮消费者受损失的求偿权落实、问题食品致残致死如何主张权利、召回和退货规定对食品领域的影响、以入刑加重违法经营者责任、反对浪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旨在彰显新《消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食品领域欺瞒消费者行为的惩罚力度,以便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更好的帮助。愿新《消法》引导、扮靓我们的生活。
相关新闻
餐饮浪费严重各界呼吁处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