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国产乳业连续遭受重创 巴氏鲜奶或成破局关键

2016-09-07 08: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0

­  台湾经验值得重视

­  正如高鸿宾所言,中国乳业的优势在于发展巴氏杀菌奶。

­  9月4日的会议上,福建被确定为中国优质乳工程首个落地城市。王加启表示:“优质乳工程将天然地、彻底地把原料奶的质量等级、乳品加工与消费者直接联系在一起,解决整个产业链利益分配长期失衡的难题。”

­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业内一直在呼吁实施优质乳工程多年,但始终难以从国家层面推出,原因是受到部分大型利益集团的阻碍。“过去喝奶主要是满足饱腹和补充蛋白质、钙质等需求,所以安全性容易把控、运输便捷的常温奶得到迅速的推广,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喝奶也该提到更高的高度,低温巴氏鲜奶对牛奶营养成分破坏最低,也保留了其中的活性成分。”上述业内人士说。

­  当日,包括福建长富、三元、光明、 新希望 等近20家奶企还联合成立了“中国优质乳朋友圈”,共同发力践行和推广中国优质乳工程。

­  所谓优质乳,其主要品类就是巴氏鲜奶,因其受到保鲜、配送半径等限制,在目前市场上并不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而商超等渠道普遍可见的盒装常温牛奶,则是以过热奶、复原奶为主。这其实就是中国乳业的两个发展方向的博弈。

­  “落地实施优质乳工程是第一步,而发展巴氏鲜奶才是践行优质乳工程、让中国奶业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当天与会的一名乳企负责人认为,只有实施优质乳工程,重点发展巴氏鲜奶,才能将我国有限的优质生鲜乳资源生产价值最大化,同时避开与国际液态奶的同质化竞争,建立竞争壁垒,实现我国乳业的可持续发展。

­  据了解,中国优质乳工程将通过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推动奶牛养殖技术升级以及全面实施乳制品加工工艺标准化监管三个方面,试图从根本上破解中国奶业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解决消费者信心低迷和利益分配均衡等问题。

­  “首先是优质乳标识。中国必须有自己的优质乳标识,用科学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这一盒牛奶品质如何;其次是优质原料乳生产,实现种养加一体化、利益联结一体化,让加工企业必须依靠奶农,达到合理分配产业利益。最后就是从加工工艺上来界定优质乳,因为没有必要的优质工艺,就没有优质乳产品。”王加启表示。

­  发展巴氏杀菌奶,台湾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  台湾乳业协会名誉理事长施宗雄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台湾乳业在30年前开始推行牛乳质量认证并把低温巴氏鲜奶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台湾自产的牛奶98%以上都以巴氏鲜奶形式消费,有效防止了进口牛奶冲击本地鲜奶、出现杀牛倒奶现象。相比之下,目前大陆地区巴氏鲜奶的市场份额仅为20%左右。

­  施宗雄说:“政府一定要先出头,借助协会的力量,多次开会跟奶农、跟加工产业工人讨论台湾的奶业发展要何去何从,要让所有的人了解,有朝一日‘国外’的比较便宜的牛奶绝对会来的,所以大家要有共识。”

­  他介绍,台湾从一开始就推行牛乳质量认证,标章绝对是由政府来发放的,“跟钞票一样的”权威和稀缺。他说:“要发展巴氏鲜奶,一定要建立各种认证制度,这些认证制度其实都是参考国外的,但要建立一套属于自己可行的制度。”

­  坚持下来的结果是,“台湾从30年前开始,一直用各种方式让各种牛奶有所区分。因此在台湾市面上尽管有进口的,但是消费者会去做选择,因为消费者心中自有一杆秤。所以台湾现在真正自己生产的鲜奶是供不应求的,所以发展的潜力是非常大。”施宗雄说。

­  王加启介绍,国内优质乳工程的总体规划是用5年时间,优质乳产品要达到30%,用10年时间,优质乳产品要达到90%以上,真正惠及中国消费者。(21世纪经济报道)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丝芙兰闺蜜式营销遭质疑:无故取消订单 试用装空缺脏乱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