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朋友圈自制月饼检出甜蜜素 制作者称实为厂家批发给微商

2016-09-07 08:31 来源:新华网 0

­  一位微商在朋友圈里发出的自制月饼图片。

­  有些私房月饼非“自制”;食药监总局要求加强自制月饼监管,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  中秋节即将来临,很多人的朋友圈被打着“纯手工无添加”私房月饼刷屏了。

­  然而,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将网购的4样不同的自制月饼送检,有2样检出了甜蜜素。

­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两节”期间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下发通知,要求加强餐饮服务单位以及超市等食品经营者自制月饼等自制食品监管,确保加工制作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  新京报记者采访发现,私房月饼的制作者多没有相关的卫生许可证和经营资质,食品质量全凭良心把控。此外,一些卖家是在市场上购买手工月饼的馅料,并非自己调制,难以达到真正“无添加”。

­  更有甚者,一些所谓的私房月饼其实并非“自制”的。一位私房月饼制作者对记者透露,由于消费者比较信赖私房“无添加”,一些厂家大量生产后批量发给下家,下家再打着私房的旗号在微信或者微店对外售卖。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表示担忧,他说,消费者不应迷信“手工无添加”,家庭制作的私房月饼还是有安全隐患的。

­  ■ 调查

­  知情者曝利益链:一些“私房月饼”并非自制

­  近期,有媒体称在4样宣称“纯手工、无添加”的家庭自制月饼中,有2样检出了甜蜜素。主打“无添加”的自制月饼是否安全,引发关注。

­  制作月饼图片来自转发

­  私房月饼制作者璇子是个烘焙爱好者,今年也跟风制售私房月饼。她透露,一开始自己做月饼是给家人吃,因此在原料上非常注意,一直使用白糖。然而,一些制售者为了降低成本,大量采购甜蜜素代替白糖。

­  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至40倍。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超标的饮料或其他食品,就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  她透露,一些所谓的私房月饼其实并非“自制”的。由于消费者比较信赖私房“无添加”,一些厂家大量生产后批量发给下家,下家再打着私房的旗号在微信或微店对外售卖。

­  “这种挂着‘私房手工’招牌的卖家们有时候会在朋友圈发布一些制作图片,好像是自家做的,其实这些图片只是他们转发的”,她说。

­  璇子曾被厂家上门邀做“下家”,她说,厂家的批发价在70元-80元一盒,下家通过微信平台打着“私房”的旗号售卖的价格是120元-130元,每盒的利润在40元-60元。去年中秋时就有很多这样的事情,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

­  在她看来,这和朋友圈卖面膜的经营方式有点像,不同的是卖这种月饼的风险还是小的,很多微商认为只要消费者没吃坏肚子就行。

­  璇子表示,很多人都是在市场上购买手工月饼的馅料,并非自己调制,难以达到真正“无添加”。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麦当劳在华采用双重标准 品牌信誉再遭吞噬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