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近亿元工业明胶流向8省变“作料” 制作香肠、凉皮等

2016-07-27 08:28 来源:京华时报 0

  监管部门哪里去了

  有毒有害食品“畅销”3年无人管,“多头治理”沦为“没头治理”

  “1公斤工业明胶能勾兑出约50公斤皮冻、凉皮,或900公斤香肠,且保质期可以延长2至3倍。”营口市公安局食药侦支队队长刘强告诉记者,用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注入食品中,成本会大幅度降低。

  2013年以来,仅营口地区涉案犯罪嫌疑人就购入了5吨工业明胶,其中1.4吨被制作成数十万公斤有毒有害食品,销售到市场,且从未被查获。记者在当地采访时有群众提出质疑,有毒有害食品“畅销”3年无人管,监管部门哪去了?

  “现在有毒的食品种类太多,相关检测难以覆盖。”营口食品药品监督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有毒有害食品大多在“黑窝点”炮制,比较分散,相对隐蔽不易被发现,监管存在一定难度;食药监部门没有搜查权,即使到了黑窝点门口,只要他们把门关上我们就没权进入,只能请求公安部门协查。“有的不法商贩看公安部门要来了,把锅一藏,违法违规材料顺着下水道冲走,就很难找到证据。”

  目前,营口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查,加大相关监管力度。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有毒有害食品生产销售、“黑窝点”臭气熏天的背后,是工商、食药监等多个部门各司其职却都有缺位的结果。

  据了解,这些黑窝点普遍没有工商营业资质,制作过程中排污等不符合环保要求,违规添加的工业原料严重违反食品安全要求。然而,营业3年来制作销售数十万公斤有毒有害食品,并没有受到相关处罚,看似“多头治理”,最后却沦为“没头治理”。

  >>链接

  工业明胶被列入食品添加剂“黑名单”

  工业明胶,一种精细化学品,是依据明胶的用途不同划分出来的一种明胶产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将明胶分为食用明胶、药用明胶、照相明胶、工业明胶。其中对于工业明胶,又划分出皮胶、骨胶,以及热溶胶粉、蛋白专用胶、饲料专用胶、火柴专用胶等。

  工业明胶,是一种淡黄色或棕色的碎粒,无不适气味,无肉眼可见杂质。

  工业明胶被广泛应用于板材、家具、火柴、饲料、包装、造纸、纺织、丝绸、印染、印刷、陶瓷、石油、日化、涂料、冶金等行业的各种产品中,并在其中主要起增稠、稳定、凝聚、调和、上光、上浆、黏合、固水等作用。

  在国家卫计委公布的食品添加剂“黑名单”中,工业明胶榜上有名。其中的有毒重金属铬容易进入人体,蓄积后有致癌性。专家表示,工业明胶用肉眼很难分辨,铬等重金属一旦进入身体就容易沉淀在血液骨骼中,很难排出体外。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高温炙烤 长三角避暑酒店房价暴涨,最高达3倍!
下一条:视频也有假!揭秘山寨的“第一财经”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