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便宜购车暗藏风险 小心高价服务费

2016-07-19 08:40 来源:北京晨报 0

相关部门

警方:难判定是否涉嫌欺诈

工商:合同纠纷应求助法律

  面对上述“圈套”,不少购车者选择了用钱了事儿。来自内蒙古的一位购车者说,为早点拿到购车手续回家,他和对方讨价还价后交了1万元的“服务费”后离开。也有北京的购车者表示,“好不容易摇到了号,等着新车上牌照就花点钱赶紧解决了,算自己倒霉。 ”

  “况且合同上确实写了有服务费(对价费),他们用汉字写的,在合同里十分不明显。销售全程没口头提示,这找谁说理去。”大连的胡先生无奈地向记者表示,“折腾不起,但希望把经过说出来,让以后买车的人别再上当受骗。”

  记者就此也询问了派出所民警,对方表示,上述事件无法判定汽车销售公司涉嫌欺诈,“这是买卖合同纠纷,如果消费者不满,应该向工商部门或者法院求助。”

  记者致电北京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购车双方的合同,“既然签字了,就相当于认可合同条款,应当照办。但如果购车者对合同条款有异议,应寻求法律帮助”。

律师建议

可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陈抒律师表示,尽管合同里有关于“服务费”的条款,但该“服务费”没有事前明确价格,存在引导购车者做出不真实意愿表达的意图。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上述条款所指向的价格并不明确。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费列罗巧克力含有可致癌物 国内或难以召回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