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林:国企无效率=傻瓜经济学
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已经陈旧过时
另外,事实上我们刚刚看到的一幕滑稽剧是:金融海啸中美国和欧洲政府救市,计划经济﹑国有化一起上。当然,政府偏爱大公司、银行家贪婪是需要批判,但“权贵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权力搅买卖”也真的派上了用场。
2012年伊始,欧美自由派代言人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就发表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国家资本主义在崛起的主题报告。墨西哥国际问题专家阿尔弗雷多"哈利费"拉默真实地介绍了其主要内容:
西方国家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危机在加剧,与此同时国家资本主义在新兴市场以全新方式强势崛起。
报告认为“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的未来无比辉煌”,但却并不看好印度和南非这两个国家,同时指出欧洲国家的资本主义已经陈旧过时。
报告称“因为更为强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崛起,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危机变得更加深重,国家资本主义将国家权力与资本主义相结合,同时很好地利用了国有企业上市和实行全球化等资本主义手段”。国家资本主义从来没有达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拥有如此高明的手段”。
数字让人不得不服:国家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模式。
报告强调,全球最强大企业都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践行者,汇集世界四分之三石油储备的十三大石油企业全部为国家所有,例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伍尔德里奇说,“国有企业的成功身影几乎存在于任何产业”。
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一帆风顺、欣欣向荣,因为西方国家危机而更显强大”,“国家在前进而私人部门在后退,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全世界”。据统计,在全球工业范围内,能源产业的国有企业参与比例为67%,电力产业为55%。
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优点是“企业由专业人士而非官僚或者亲朋好友管理”。今天新兴国家经济的年增长率为5.5%,而西方国家的年增长率只有1.6%,预计在今后9年中,新兴国家GDP总量将占到世界总量的一半。国家资本主义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尽管如此,这份“特别报告”仍对国家资本主义持一定怀疑态度,对它的创新能力以及自我修正能力表示质疑,认为体制矛盾可以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得到容忍,但在经济困难时就会爆发。笔者认为这种怀疑并没有意义,因为没有什么体制是完美的。
伍尔德里奇认为,“新兴国家已经学会如何利用市场来推动其政治目标发展”,“市场看不见的手已经被国家资本主义看得见的手所替代”。在“国家资本主义”模式下,全球历史潮流将朝着国有化发展。
放眼世界,认真学习和领会西方经济学,“国企无效率”是伪说,“国家资本主义”或“权贵资本主义”也功不可没,要一分为二。到了2011年下半年,在欧美经济界一片喧闹、惊恐中“二次探底”风险增大,欧美政府最担心的就是缺钱救市,恐怕“国家资本主义”也不给力了。“这也使得推行第二批次的私有化成为欧洲政府面对的严峻挑战”。
国企需要批评但不能妖魔化
当然,实事求是看我国国企,并不否认国企制度需要继续完善,也不否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路线图。与之相关的“政府失灵”也应当注意校正。
但是,如果有人不是在这个角度讨论问题,而是要通过妖魔化国企,全面否定公有制和国有经济,实行彻底的“民进国退”,在向往“欧美模式”时当“超越哥”,置“欧美模式”都存在国企、“国家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的基本事实于不顾,这又是哪家的道理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