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大学---企业中的“学”者
现状
在远东大学,展厅墙上挂着 “我只有好好的干下去,为了这份信任、荣誉和责任。——蒋锡培”,以及“远东给你致富的岗位,还给你致富的智慧”的标语,安静明亮的展厅内,整齐摆放着桌椅,供员工学习间隙休息。
蒋锡培把远东大学的愿景定位于“创建世界一流的企业大学”,其校训为“服务社会,创造价值”,把对员工的培训当作投资而非成本,企业与员工之间双方奉献是双赢,培训就是企业对员工奉献的一种方式。
而远东发展至今,每年一期的党员干部培训班已经办到了十八期,差不多从创业伊始,企业学习就已经拉开序幕,2012年远东大学一共开展了104个培训项目,针对性极强,几乎覆盖基层、中层、高层所有员工,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而发展至今,远东大学悄悄拉开了它的转型步伐。
基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核心需求,远东大学针对性地设立生产学院和营销学院,分别由主管企业生产和营销的领导主抓,培训具体内容依据一线的操作优化需求而定,这使得远东大学又承担了实战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机构职能。
随着步伐的前进,远东大学作为企业大学的一份子,在承担起传统职责的同时,更增加了研究型的工作,而传统企业大学中,企业大学应该同时承担这三种功能职责,即培训、变革管理和战略思考及探讨。更重要的是,企业大学应该成为一个企业的学习和知识管理中心(Learning Center)。
知识管理,把每一个知识型员工的经验和思考通过整理形成教材,以便形成共识,实现知识延续。建立学习和知识管理平台,如企业内部网、知识管理数据库、知识共享平台、市场研究系统等。企业需要有效地吸取员工的知识和经验,将其系统化之后与所有员工共享;同时,不断科学而系统地从外部环境,如合作伙伴、竞争对手、核心用户等学习和吸收相关知识,来丰富企业的知识库。还可利用企业大学这个平台,和世界知名大学和其他企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知识获取的渠道。这些知识就是企业创新的原材料。同时,在各部门设立知识管理专员,由现有人员兼职、充当,组织员工内部沟通和知识沉淀,建立部门内外的沟通桥梁,同时将知识汇总到远东大学,形成一个智囊库,那么人才的流失将不会带走他所沉淀下来的专业知识,而新上岗的员工将迅速学习老员工的知识,进行一次企业“专业知识”的洗礼。
随之而来的困难,是很明显的师资力量薄弱。远东大学在培训中按照培训计划和课程,在企业内外寻求合适的讲师来公司宣讲,但除了新员工入职培训中所需要了解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结构福利设置等常规培训外,并没有更强有力的,来源于企业中自我成长起来的导师及宣讲师。而外来教师除了增加支出外,没有在企业内的适应过程,在培训中滋生出与员工之间的隔阂才可能造成知识无法迅速传承领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