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管清友:人民币升值预期出现重大逆转 是个中长期现象

2014-01-14 15:14 来源:腾讯财经 0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升值预期出现重大逆转,主要原因包括,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明显改善,储蓄投资缺口的缩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接近均衡,NDF市场上人民币存在贬值预期以及资本外逃现象时隔7年再度出现,暗含人民币贬值预期。

以下为报告全文:

  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五个方面的证据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升值预期出现重大逆转,而且这是一个中长期现象而非短期现象。

  第一,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明显改善。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占GDP之比在2007年达到10.1%的历史高点之后,连续大幅回落,2008-2012年分别为9.3%、4.9%、4.0%、1.9%和2.3%。2012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更是出现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逆差。过去多年来的“双顺差”已经变为“小顺一平”。

  第二,经常项目顺差大幅降低的背后是储蓄投资缺口的缩窄。经常项目顺差降低和储蓄投资缺口缩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方面,我国的国民总储蓄率在2010年达到52.1%的顶峰之后也逐渐回落,2012年降低至50.3%;另一方面,“四万亿”投资计划、2009年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及其催生的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投资冲动(背后是产能过剩问题)和政府投资冲动(背后是地方债务扩张问题)等因素导致我国的投资率从2007年的41.6%提高到2012年的48.1%。

  第三,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接近均衡汇率。美国国际经济协会(Peterson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s)测算的根据FEER(FundamentalEquilibriumExchangeRates,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方法测定的人民币相对美元币值低估程度从2009年3月份的低估40.2%大幅下降至2013年10月份的低估5.9%。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近FEER均衡汇率与经常项目顺差大幅下降关系密切。FEER模型一般假定经常项目差额占GDP之比在-3%~3%之间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范围。

  第四,人民币兑美元NDF远期汇率显示人民币贬值预期。从NDF市场来看,2005年-2008年初,人民币面临持续而强烈的升值预期。2008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大幅削弱,并出现了短暂的贬值预期。2009年下半年,人民币恢复升值预期,但是预期较为微弱。2011年四季度之后,人民币出现长达两年的贬值预期。目前,NDF市场上人民币仍然存在贬值预期。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地方两会看低经济增速 多省区下调GDP增长目标
下一条:取100块竟收25元手续费 信用卡取现收费标准混乱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