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戏码不断 业绩暗流将再难为继
至此,与苏忠海关系密切的三家企业,已经累计从沃森生物身上获得了8.66亿元的真金白银,而沃森生物得到的却是一个烂摊子。之后,河北大安的经营情况仍不见好转,1年之后,沃森生物决定出售部分河北大安股权。
2014年10月10日,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河北大安46%股权转让给自然人杜江涛,股权转让款合计6.35亿元。资料显示,杜江涛现任君正集团(601216.SH)董事长、博晖创新(300318.SZ)董事长,同时还是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沃森生物当初购入河北大安股权之时,并未要求转让方给出任何的业绩承诺。但是这次出售,沃森生物却对杜江涛给出了对赌承诺,公司向后者承诺河北大安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不低于150吨、200吨、250吨,如大安制药实际采浆量未达到承诺采浆量的95%时,公司将按照协议以1 元向甲方转让一定比例的大安制药股权作为补偿。
两年之后,沃森生物又将部分股权转让给了杜江涛。2016年12月12日,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所持有的大安制药31.65%股权转让给杜江涛,股权转让价款合计4.53亿元。
杜江涛在接手河北大安股权之后,又将该资产注入其旗下上市公司博晖创新。随之,沃森生物业绩承诺赔付对象,由杜江涛转移至上市公司博晖创新。
沃森生物针对河北大安的业绩承诺年份是2017-2019年。而不幸的是,在业绩承诺的第一年,河北大安便没有达到承诺值,按照公告所述,沃森生物将因此要承担4.57亿元的赔付责任。
沃森生物通过向杜江涛出售河北大安股权,累计获得10.88亿元现金,而在支付此次赔偿款之后将只剩下6.31亿元,而沃森生物当初为了购买河北大安股权累计支付了8.66亿元的现金。沃森生物未来两年仍要履行对河北大安的业绩承诺,如果不能再度达标,那么目前仅有的6.31亿元最终还能剩下多少呢?
梳理这一连串交易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与苏忠海关系密切的企业是最大受益方,成功从沃森生物套现8.66亿元真金白银;杜江涛及其控制的博晖创新因为有对赌承诺条款保护并未有什么损失;唯独沃森生物在前后长达6年的交易中,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还亏了不少钱,如果再把河北大安连续亏损的金额及时间成本计算在内,那么沃森生物损失将更大。
这背后的真实原因值得投资人深思,同时监管部门也有必要对这些交易展开调查。
沃森生物此次业绩大变脸引来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创业板公司管理部1月15日发出的问询函,要求沃森生物就与杜江涛之间的交易事项,结合交易作价合理性、对赌条款合理性、会计处理方式等说明以上交易对当年公司业绩的影响、相关交易的信息披露是否充分,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并结合转让款项的实际付款进度等说明河北大安赔付责任预计造成净利润亏损的具体项目及金额。
事实上,围绕河北大安的交易,仅仅是沃森生物过去几年巨额资本支出的冰山一角。
据统计,自2010年上市以来,公司2010-2016年的投资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65亿元、-2.09亿元、-10.66亿元、-14.29亿元、-2.5亿元、-4.51亿元、1.11亿元,合计-34.59亿元。然而,在公司巨额投资背后,却并没有带来业绩的增长,2010-2016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2.08亿元、2.33亿元、0.48亿元、1.43亿元、-8.41亿元、0.7亿元,合计0.15亿元。如果再把2017年的巨额亏损,那么公司2010年上市以来的累计净利润实际上是发生了巨额亏损。
这就意味着,公司巨额真金白银的投入,不但没有为上市公司股东创造任何的价值,相反却是在不断毁损股东价值。
上下游夹击酿悲剧
1月13日,成飞集成发布业绩修正公告,2017年全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三季报中预计的约-1900万元-500万元,修正为约-1.02亿元-6200万元。2016年全年,公司净利润约为1.38亿元。
受此利空消息影响,1月15日、1月16日公司股价分别下跌9.99%、5.98%,股价创出三年以来新低,致使投资者损失惨重。
沃森生物业绩变脸主要是因为自身经营不善,成飞集成的业绩变脸则主要受行业拖累所致。
成飞集成在业绩修正公告中解释称,由于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整车厂将补贴降低的压力转嫁给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持续压价,导致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锂电池售价下跌幅度超出预期;锂电池部分主材市场紧俏,采购成本降幅不及预期;同时因锂电池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超出预期,公司对锂电池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相应增加。
成飞集成主要从事锂电池、汽车模具、汽车车身零部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公司锂电池业务主要由子公司中航锂电研发及生产。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的高速发展,公司锂电池业务收入大幅增加,已成为公司核心主业。
财报显示,2016年,公司锂电池业务(锂电池、电源系统及配套产品)实现收入14.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4.3%;该项业务毛利率为26.54%,当年贡献毛利额3.75亿元,占全部毛利额的比例为68.06%。
成飞集成长期以来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客车领域,过去几年新能源客车在中央和地方的高额补贴以及行政支持下近两年得到了高速发展,而在迅速膨胀的巨额利益驱使下,也催生出诸多行业乱象,僵尸企业复苏、骗补风波等事件的发生也引来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2016年年底,四部门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调整了补贴政策,新政策主要从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发放周期三方面做出调整。首先,全面提高了新能源车型的技术要求,补贴金额以新能源客车的电池技术水平和电池容量作为衡量标准;其次,大大降低了新能源客车的最高补贴金额,规定了50%的地方补贴上限并且2019-2020年的补贴金额还将在原基础上退坡20%,最后补贴发放由预拨调整至年审,并且非个人购买还有3 万公里的限制,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补贴政策的变化令新能源客车在2017年遭受较大冲击。补贴政策的大幅退坡降低了新能源客车销售毛利率,以比亚迪(002594.SZ)K9 纯电公交车为例,在旧补贴政策下该车型将获得最高100万元补贴(中央+地方),新补贴政策最高补贴仅45万元,在单车销售价格不变情况下,单车毛利减少55万元,销售毛利率从44.8%下降至26.4%。另外,补贴发放周期延长减少了企业经营现金流,推升了企业财务成本。
这种压力自然传导至中游的锂电池生产商,下游车企强势要求锂电池生产商降价。据锂电大数据统计,锂电池系统的价格已经从5年前的3.5元/Wh降低到目前的1.8元/Wh以下,2017年磷酸铁锂电池价格的降幅约为20%-30%,三元电池的降价幅度则在10%-15%左右。
与此同时,2017年锂电池生产商还要承受上游原材料价格轮番上涨的压力。2017年初的钴价大幅上涨,8月的碳酸锂价格暴涨,国庆期间的镍价一飞冲天,上游原材料价格全年保持坚挺。一位动力电池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锂电大数据采访时表示,受上游钴、锂等原材料涨价影响,2017年企业的成本至少增加了15%。
在上下游双重夹击之下,包括成飞集成在内的锂电池生产商,2017年日子都过得很艰难。
2017年中报显示,国轩高科(002074.SZ)锂电池产品毛利率较2016年同期下降12.43个百分点,中信国安(000839.SZ)动力电池产品毛利率较2016年同期下降9.59个百分点,成飞集成锂电池产品毛利率较2016年同期下降3.49个百分点。
在这种背景下,成飞集成对存货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公告称,子公司中航锂电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2017年度需补提存货跌价准备8401万元,由于销售结转存货跌价准备1030万元冲减了营业成本,本次存货跌价准备预计将减少中航锂电2017年度利润总额7371万元,减少公司2017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686万元,减少公司2017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68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