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的金融“野心”:联手东京进军亚洲 补充中国原油市场
1966年,迪拜在离海岸线120公里处发现了石油,并获得了开采权。虽然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但迪拜的石油储量很少。阿联酋石油总储量980亿桶,其中首都阿布扎比占了920亿桶,迪拜只占区区40亿桶。
一个资源有限的小国或地区,为了生存,通常都会制定长期的资源开发计划,精打细算细水长流,但迪拜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战略——加速开采并输出石油,用卖石油的钱在单一经济模式的中东抢先转型升级。随着1969年第一桶原油出口,迪拜经济开始驶入快车道。
迪拜的经济模式更像由开明独裁者领导的家族企业,政府主要是引导和干预,而不是盲目指令一刀切。酋长谢赫·穆罕穆德·马克图姆曾说:“如果没有指引我们方向的愿景,没有突破极限的抱负,我们就永远无法为未来数代打造辉煌的明天。”马克图姆家族本身就是商人起家,他们一贯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这个传统政策被一代代承袭下来。在政治上,迪拜始终远离宗教和民族争端,身处历来动荡的中东“火药桶”却从不牵连进任何战乱和地缘纠纷。
阿联酋原本一直是中东和北非地区第四大原油生产国,仅排在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科威特之后,其中迪拜原油产量约占阿联酋全国GDP的一半,但自1995年起,迪拜就开始不断加大经济多元化的转型力度。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马克图姆家族就开凿运河,大建港口、机场,发展物流,为构建自由港创造条件。后来又不失时机建数码城,积极参与全球信息革命,促进产业升级,并向服务业转移。2011年,在完成输气管道终端建设后,迪拜与卡塔尔石油和壳牌公司签订了每年65万吨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合同。截至2013年,迪拜的石油生产已大幅下降,从高峰期的年产41万桶下降到不足7万桶,石油仅提供6%的GDP,不得不越来越多地依赖能源进口弥补差额。随着陆地油田日趋枯竭,迪拜开始从海上油田泵气。杰贝阿里港作为石油贸易和精炼石油产品服务的枢纽,油轮泊位增加到8万吨。与此同时,非石油产业已占迪拜GDP的95%以上,迪拜完全摆脱了中东国家普遍的依赖石油发展之路,掀起新经济革命,其经济实力在整个阿联酋名列榜首,已成功发展为中东的贸易、物流、旅游、文化艺术中心,为进一步创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宏大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和世界政治局势的变化,带给迪拜千载难逢的机会。”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主席本·苏莱曼博士说,迪拜及时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B 扬长避短 政策发力引进资源
除了日趋枯竭的石油资源,迪拜拿什么来吸引其超前发展急需的资本、人才和技术?
一靠区位优势。
迪拜的地理位置和所处时区得天独厚——位于亚洲和西方国家中间,与伦敦有4个小时的时差,与北京也是4个小时的时差。一天之内可以覆盖东、西两个金融交易市场,刚好填补西方的纽约、伦敦和东方的上海、东京两大时区之间的“金融真空”。
区位优势更包含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广泛兼容性,迪拜可以同时向东西方之间多个国家提供金融服务。整个中东、非洲和南亚总人口逾16亿,GDP总值逾8万亿美元,形成巨大的资本沉淀。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进入迪拜的热钱已超过万亿美元。这些因素无疑进一步促使迪拜加速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和资本链上的重要一环,且这一地位是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所无法取代的。
二靠基础建设。
面对石油产量步步走低,迪拜首先将旅游作为龙头产业。没有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酋长谢赫·穆罕默德·马克图姆决心依靠别具特色的现代观光来吸引周边的中东之旅。从2000年起,迪拜启动了大规模的城市观光基础建设,依靠油元经济和发债融资,完成了一系列惊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据专家保守估计,2002到2007年间,全世界起重机15%—25%集中在迪拜,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棕榈三岛、七星级海上帆船酒店、内设1500座位的表演艺术中心的无梁柱大厦迪拜明珠、地球岛、商业湾、迪拜园等超级建筑群拔地而起,逾500栋摩天大楼矗立于迪拜河畔。各国游客慕名而来涌入迪拜观光度假,游客数量连年递增。旅游业直接带动了迪拜的房地产业,2006年以来其房地产业空前火爆,房屋供不应求,租金上扬,使迪拜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三靠特色市场。
迪拜先后创建了十多个经济自由区,如迪拜网络城(Dubai Internet City)是迪拜政府着眼于知识经济大都市发展方向而拟订的计划,它拥有世界最大的IP电话系统和“迪拜外包开发区”,官方宣称该区为“世界上第一个专注外包行业的自由地区,百分百免税,有着世界最可信赖的技术和通信基础设施,一站式的支持服务以及最好的工作环境”。
此外还有“迪拜的好莱坞”等专为媒体和出版、音乐、影视、娱乐等行业服务的迪拜多媒体城(Dubai Media City),是科技、电子商务、媒体的权威自由区。
投资120亿迪拉姆(约合人民币250亿元)、专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迪拜知识城(Dubai Knowledge Village),是现代化教育培训中心,城内包括迪拜知识大学等超大型教学园区,毕业生源源不断满足高新科技发展的人才需求。
2002年创立、旨在繁荣商品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迪拜多种商品中心(DMCC)是阿联酋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和专业化市场,2016年度注册企业13176家,年交易额584亿迪拉姆(约合159亿美元)。
与此同时,迪拜港已迅速成为超大型国际贸易港口,迪拜航展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三大航展,仅次于巴黎航展和英国范登堡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