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都受益新零售概念及阿里系加持 股价暴涨的背后
资本整合“抢滩战”
这无疑是一场众多成员参与的新零售“抢滩战”,似乎目前市场上备受关注的案例,均始于资本层面的股权重组。
2015年8月,京东以43亿元入股永辉超市,持股10%,永辉超市与京东O2O业务——京东到家合作,提供生鲜到家配送服务。
20日上午,永辉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永辉超市、永辉生活、超级物种的推进“在我们的预期之中”。
根据2017年半年报,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总收入283.17亿元,同比增长15.49%;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57.57%。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永辉超市通过全资子公司永辉云创,推出“永辉生活”和“超级物种”等创新业务。9月27日,永辉生活在上海开出全国第100家门店。
定位“距离社区1-3公里”的永辉生活,今年给出了开设200家门店的目标。
而“距离社区5公里”的“超级物种”更被视为与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短兵相接”,源于双方都主打高端超市+食材餐饮体验。
9月29日,营业面积700平方米的永辉“超级物种”北京鲁谷店试营业。
上述永辉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鲁谷店结合永辉绿标店的升级改造,双方起到互补的作用,因为超级物种可以提升绿标店的餐饮体验,而绿标的商品种类比超级物种丰富。”
在资本市场,永辉超市的零售布局也算“步履不停”。
今年6月1日至7月7日,永辉超市全资子公司重庆永辉耗资(据推算2.65亿元-3.03亿元)买入中百集团(000759.SZ)3405万股,占比5%,这已经是永辉超市第五次举牌中百集团。
据中百集团最新披露的十大股东持股变动,永辉超市及其旗下永辉物流、重庆永辉,持股比例分别为4.99%、5%和15.01%,合计25%,而大股东武汉商联及其一致行动人(武汉华汉投资)共持股32.99%,双方仅相差7.99%。
大企业“内生”整合逻辑
“不过,对于苏宁、步步高等规模较大的企业,还是想保持相对独立的转型尝试,并不甘于将主导权拱手相让,他们对数据的安全性考虑也更多”。20日下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彭建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本报记者10月20日走访中粮地产(000031.SZ)在北京市房山区一个楼盘时发现,该楼盘通过整合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地产与大悦城(00207.HK),在社区中引入移动大悦城概念,亦是大型集团体内资产整合,涉足新零售领域的一个案例。早在2016年8月,两家上市公司内部整合的传言就已经见诸媒体。
根据该公司一位相关负责人透露,在“移动大悦城”的概念中,将取消大部分传统的固定的商场商家,不少类型的产品,譬如服装,主要以客户体验为主,订单实现“次日达”。
彭建真指出,传统零售企业牵手互联网企业,初衷是“对互联网企业来说,近两年网络零售整体增速放缓,上半年增速低于30%,他们亟待寻找新的增长点;对传统零售商,尤其是不少上市零售商来说,无论是从业绩还是股价考虑,都需要提振投资者信心,因此和线上企业合作是企业的选项之一”。
“不少传统零售商都意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主动拥抱变化,通过我们对商务部重点监测的2300多家企业的观察,今年上半年零售行业的整体增速在4%以上,整个行业开始出现回暖的趋势。”彭建真表示。
某家大型商业地产招商负责人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招商的时候会更看重品牌的档次、吸引人流量的情况以及带来的营收业绩,并不会考虑它是线上的品牌还是线下的品牌。”
他透露,一般的大型购物中心,零售占比30%,餐饮占比30%,主力店和娱乐相关占比40%。
根据本报记者了解,除了与大悦城的合作之外,中粮地产亦通过该社区,嫁接了我买网等集团体内的电商资源。
“由于线下店铺需要一些本地化的许可,如公司营业执照、消防安全许可证等,与线上店铺的发展路数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一些销量不错的线上店铺,往往会通过与品牌方合作,进驻集合店或者快闪店,或者与品牌商联合做一些活动进入线下”,上述商业地产招商负责人提到。
睿意德策略顾问部总经理周长青则认为,“传统零售商面临的挑战并不仅仅来自线上,不少传统百货自身的定位和空间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
“日本很多百货比如高岛屋、三越都做得不错,为什么?他们地下有超市,高层有餐饮,商品品类很丰富,品牌款式新颖,服务更人性化,因此相比于购物中心,始终有其独特优势”,周长青举例。
“消费者在网购的同时依然有社交需求和体验需求,新零售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场景资源,以及海量稳定的消费群体,实现线下资源和线上的融合。这些都是电商不可比拟的优势。”北京地区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
“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将是新零售的重要检验。今年还处在新零售的试水阶段,企业需要去检验不同的业态是否受消费者的欢迎,以及盈利的空间和可能性。上市公司业绩的释放会受到规模的影响,在盈利模型被认可后,新零售会迅速扩张,到时候才会迎来业绩的爆发。”上述北京地区的券商分析师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