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获证监会批文登陆资本市场 中影IPO能否重做“老大”
权势不如从前
对进口片的独家引进无疑是中影股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仅授权中影集团进出口分公司承担境外影片的进口业务,并由中影集团电影发行分公司和华夏电影发行公司承担该类影片的发行业务,凭借着进口片在国内的吸金,中影股份表现不俗。另外政府补贴也为中影股份提供较多支撑,其中2012-2014年,中影股份获得的政府补贴分别为7436.26万元、1.14亿元和1.6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中影股份是国字头下最大的电影集团,渠道资源和行政资源优势明显,不仅覆盖全产业链条,公司负责人均与国家电影主管部门的历史或现在存有关联,这使得中影股份在立项、审片等环节更具经验,但这也容易成为中影股份的劣势。以2012年中美签署《谅解备忘录》为例,这一事件使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提高至25%,而数据显示,中影股份2012-2014年的毛利率从30.44%降为20.54%,其中电影发行的毛利率也从30.78%降至22.82%,中影股份对此解释为进口片分账比例调整所致。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众多影视公司纷纷通过投资并购扩大自身的布局,不仅万达院线拟收购万达影视,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也屡次收购或参投多家公司,扩大自身规模,更有互联网、游戏等各个领域不断入局。魏鹏举表示,因国有身份和背景,中影股份的市场化、企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市场意识也相对较弱,而对政策的依赖容易产生惰性,这均是中影股份需要注意的地方。
招股书显示,中影股份2014年总资产为89.91亿元,但当年华谊兄弟的总资产已达98.19亿元,相差10亿元左右。同时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A股中影视娱乐行业上市公司共有17家,其中万达院线排列首位,市值达938.26亿元,随后则是完美环球、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市值分别为496.27亿元、377.04亿元和339.13亿元。中影股份若要捍卫老大哥的地位,意味着上市后的市值需要达到千亿元级别。(卢扬 郑蕊)
■2004年中影集团计划赴香港上市
■2007年中影集团重启上市计划
■2010年中影股份成立
■2011年中影股份进入IPO初审名单
■2014年中影股份发布招股书,欲登陆上交所
■2015年2月中影股份因申请材料不齐被中止审查
■2015年6月中影股份更新预披露信息
■2015年7月中影股份通过发审会
■2016年7月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首发申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