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三中全会“决定”如何诞生
内存决议文件什么特点?
长度一万余字文字简练易懂
如果不算今天将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七次三中全会,共产生了5个决议文件。北青报记者发现,这些文件的字数在1.2万到1.6万字之间,通常采取分为几大章、每部分下再设若干条的框架。
王梦奎曾介绍说,这样的构架便于剪除枝蔓,勾画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也有利于避免起承转合所难以避免的虚话,突出每一条的“干货”。
文字简练是历次决议文件的一大特点。温家宝曾表示,起草决议文件要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文字要精练,用平实的语言,让普通党员和群众看得懂。
经济学家常修泽对此深有体会。2003年,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作的他接到要求,为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起草工作提供有关产权问题的基础性研究报告。他提出,在产权制度构成中,应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交易和产权保护四个制度支柱。报告上交后,起草组有关负责人专门约见了常修泽。
常修泽告诉北青报记者,最终形成的决议吸纳了他的意见,不过在文字表述上,产权界定变为“归属清晰”,产权配置变为“权责明确”,产权保护变为“保护严格”,产权交易变为“流转顺畅”。
“这样的表述更容易让普通人理解。”常修泽说。
资料那些年产生的三中全会“决定”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分为十章,约1.6万字。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分为十章50条,约1.6万字。
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分为十章,约1.3万字。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分为十二章42条,约1.2万字。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分为六章,约1.5万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