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答记者提问 支树平答记者问实录内容全文
科技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您在多个场合,包括刚才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提到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类似于水利设施、交通设施,请您介绍一下我国质量基础设施状况如何,怎样加强这方面的建设?谢谢。[ 2017-03-14 13:44 ]
支树平
我今天用的词比较多的是“质量技术基础”,这个概念希望记者朋友们记住和加以宣传,这确实是关系到中国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工作,时间关系我简单说一下。[ 2017-03-14 13:44 ]
支树平
第一,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是国际通行的概念。质量技术基础就是我说的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这些是国际上提出的概念。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先后提出这个概念,而且不断强化这个概念。他们认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一个完整的技术链条,不仅给质量提供支撑,更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基础。世界银行连续两年发布报告说质量技术基础工作。甚至国际上有的专家提出全球质量技术基础概念,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关注。[ 2017-03-14 13:45 ]
支树平
第二,我国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工作是一个什么状况。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我国重视这个建设。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政府机构历史上有计量局、标准局。而且要再往老的说,秦始皇就是第一任“计量局长”,他统一了度量衡,老祖宗就重视计量。首先我国现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我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相关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规范性文件构成了法律法规体系。[ 2017-03-14 13:48 ]
支树平
其次,我们有统一集中的行政管理体系。质检总局和所属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统一管理全国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工作,各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管理本行业、本地区的质量技术基础工作。[ 2017-03-14 13:54 ]
支树平
三是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技术体系。国家设有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全国还有900多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重点检测实验室,5000多个技术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技术体系。[ 2017-03-14 13:56 ]
支树平
第三,和国际先进水平比,我们的差距还比较明显。比如计量,我国被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在国际上虽然排到第四位,仅为排名第一位美国的53%。大家都关心标准,国际标准这么多,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才刚刚接近1%。认证认可刚实现新的突破,发光二极管(LED)认证是首个由我国引领制定的国际认证制度。这个差距是很大的。[ 2017-03-14 13:58 ]
支树平
回到你说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加强建设。从国家来说很重视,科技部很重视,我国有一个质量技术基础专项研发,这个批给我们了,我们要抓紧做。更重要的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概念研究透,要加强建设。我们一再讲,大家都关注质量的差距和烦恼。实际上,质量的差距和烦恼很大程度上是质量技术基础的差距和烦恼。现代生产条件下,抓质量不是说管严点、管细点就能把质量搞上去。这是不行的,必须从质量技术基础抓起。所以,你刚才说得很准确,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在国外也翻译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就和交通、通讯、水利、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一样,甚至是基础的基础,要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加快建设。可以说,哪一天中国质量技术基础上去了,中国的质量就上去了。谢谢。[ 2017-03-14 14:00 ]
中国食品安全报记者
在本月初,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今年首轮未予入境的食品和化妆品的名单,共有403批次的产品是被拒绝入境的。我国目前进口的农产品和进口食品,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日益增多,其安全问题也是国内消费者普遍关注的。刚才支局长在表述中也提到了进口食品的质量问题,请您具体讲讲质检总局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我国进口农产品和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谢谢。[ 2017-03-14 14:02 ]
支树平
非常感谢你关注食品安全。我们是主管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食品安全非常重要,大家都说那一句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说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所以食品安全是须臾不可放松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四个最严”对食品安全提出要求。我们国家也出台了食品安全法,而且又进行了修订。现在我们在食品安全上讲“三个严”,就是“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我们质检总局现在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覆盖“进口前、进口时、进口后”三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管的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大家记住这三个环节,就对进出口食品安全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2017-03-14 14:05 ]
支树平
第一,进口前的源头监管。境外地区要把食品进到中国,我们要对他们的食品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就是是否能够保证进到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国际上不管大国、小国也都是这样做的。我们对境外要进到中国的企业实行注册,对进出口商进行备案,还要求附出口国家(地区)的官方证书。这样的话,就把监管的源头伸到境外去了。现在已经有178个国家和地区,8大类2000多种进口食品获得准入。对89个国家和地区共16000多家食品企业实行注册。进出口商就更多了,对12万多家境外出口商和3万多家境内进口商实施了备案。[ 2017-03-14 14:06 ]
支树平
第二,严格进口时检验检疫。进口食品到了口岸要进行现场查验,要抽检送实验室检验。发现问题,进行风险监测预警。这样就筑起了风险防控的“防波堤”。对不合格的食品,该销毁的销毁,该退运的退运。[ 2017-03-14 14:07 ]
支树平
第三,严格进口后监管。食品进来以后还要跟踪监管,把“最后一公里”把住。现在建立了食品进口销售记录平台,仅2016年就已经录入了55.9万多条信息,其中对352家境内外企业列入不良记录企业名单。这样对进出口食品可以做到“源头可追溯、去向可追踪、产品可召回”。下一步,我们还要加严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在口岸上筑起一道坚强的防线。谢谢。[ 2017-03-14 14:08 ]
台湾联合报记者
请问支局长,我们注意到最近有大量台湾商品列入质检总局不合格名单中,包括今年首轮发布的未予准入的名单中,台湾的商品就高达4成以上,有不少都是台湾的知名品牌,而且最后销毁处理的比例相当高。请问,这是不是意味着质检总局对台湾商品进口的审核和执法更为严格,原因是什么?两岸已经签署食品安全协议,农产品检验检疫以及标准计量的检验协议,请问这些协议目前的机制运作情况如何,今年是否会进一步加强落实及合作?谢谢。[ 2017-03-14 14:09 ]
支树平
血浓于水,我看到台湾同胞很亲切。前两天在两会的会场上就有台湾地区的记者,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当时说,有一些数据要查一下。回来以后很负责地让人把详细数据查出来。虽然我和他没有再见面,但是我负责地查了数据。今年公布的一月份未予准入食品、化妆品的信息中,总共公布了403批次,其中有175批次来自台湾地区,包括167批食品和8批化妆品。就是你说的403批中,175批是台湾地区的,不合格率确实较高,不予准入占到43%以上,我觉得你说得非常准确。我也关注到去年的数据。2016年有722批来自台湾地区的食品和化妆品未予准入,大概占全年总数的23.7%。这样得出一个结论,台湾的食品和化妆品不合格率或者未予准入比例确实比较高。所以你刚才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和我的同事们也在查找原因。从技术角度来说可能有三个原因:[ 2017-03-14 14:12 ]
支树平
第一,台湾地区进入到大陆的食品、化妆品,特别是食品批次多、品种也多。因为离得近,每批次数额不是很大,但是总批次数量很多。去年输往大陆的食品中,台湾地区的食品总额只占到1.3%,但是批次占到5.3%。去年总共从台湾地区进口8万多批,检出了700多批,检出率不到1%。应该说,99%以上是合格的。因为批次多,数量上也显得多一些。第二,大陆和台湾地区有一些企业标准执行上有一定差异。我们发现,未准予入境的台湾食品中,在食品标准上有差异,大概有30%的食品添加剂或者新食品原料的使用和大陆的标准不太一样。[ 2017-03-14 14:13 ]
支树平
说到这里,我就多说两句。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原因,“5.20”以后,现在的台湾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我们原来有很多合作,现在确实受到了阻碍,有些信息就无法像过去那样畅通了,我们的标准可能台湾地区企业、同胞无法了解。所以标准等信息不互通,就出现了这个问题。[ 2017-03-14 14:22 ]
支树平
第三,现在台湾食品监管上还有薄弱和漏洞之处。每次发现一批不合格的,我们都给反馈回去了,但是看来有些整改还是不够到位。这些大概是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2017-03-14 14:23 ]
支树平
至于你说到是不是我们对台湾加严了,我今天坦率告诉你,事实并不是这样。今天的直播,相信也有台湾同胞在看,特别是台湾的进口商和农民也在看。大陆对台湾地区生产的食品、农产品,都给予了很多优惠措施,包括通关便利化措施。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展开说了。但是在食品安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一视同仁的,与来自其他地区的产品一样,不符合大陆食品安全标准的,一律不得入境。兄弟是兄弟,原则是原则,不能因为是兄弟,就放弃原则,安全该守住的还是要守住的。这一点相信都能够理解。[ 2017-03-14 14:24 ]
支树平
至于你刚才说到,我们和台湾地区签了很多协议执行的情况。两岸以“两会”的名义签署了23个协议,里面有7个协议和质检相关,特别是你说的食品、农产品,包括计量标准协议等,我们当年都积极参与了。我们当时组了8个工作组和台湾有关方面开展这些协议的落实,现在我们还是认真地在做。可惜,由于我前面说的原因,现在两岸关系还是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也希望大家统一到“九二共识”上来,沟通联系就会比过去更畅通。[ 2017-03-14 14:27 ]
支树平
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对两岸和平关系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严重影响了两岸质检协议、机制的正常运行。不管台湾政局如何变化,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感情不会变,我们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理念不会变,为台湾同胞办好事、办实事的政策也不会变。谢谢。[ 2017-03-14 14:27 ]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