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答记者提问 支树平答记者问实录内容全文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兼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孙大伟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关注“三同”工作。为了满足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我们在2015年就开始在出口食品企业开展了“同线同标同质”的探索。我们所说的“三同”,是指企业在生产内外销产品时,是在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生产,从而使产品达到同样的质量水平。如果中国标准与进口国的标准有差异,我们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也就是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为了能够保证产品符合这些要求,生产企业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生产企业一定要具备出口备案注册资格,而且有实际的出口业绩。二是出口企业一定要进行自我承诺,按照“三同”要求生产。三是生产企业要获得国际通行认证,保证持续生产符合“三同”要求的产品。[ 2017-03-14 11:43 ]
孙大伟
2016年5月,我们已经建立起了“同线同标同质”产品的信息服务平台。大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直接登录,查询到“三同”产品和企业的信息,以及在实体店和网店的销售渠道信息。目前,全国已经有1180家企业,大概约5000种商品,达到了“三同”的要求,都已经在公共服务平台上上线。下一步,我们还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扩大“三同”实施范围,同时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着力加强对“三同”产品的质量和生产企业的监管。进入质量时代、提高全面质量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谢谢。[ 2017-03-14 11:43 ]
环球时报记者
中国的输非产品中有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影响到并损害到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请问支局长,质检总局对于提升输非产品的质量方面,已经采取或者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2017-03-14 11:44 ]
支树平
谢谢这位记者关心输非商品。大家都知道,非洲人民是我们的好兄弟、好朋友,我们非常愿意让非洲的兄弟姐妹们能够享受到或者用到中国的好产品。应该说,输非商品总体还是可以的,但也确实出现一些假冒伪劣商品。我们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都非常痛心,甚至可以说非常愤怒。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有国外进口商的原因,也有我们生产商的原因。[ 2017-03-14 11:51 ]
支树平
我们对输非产品质量一直高度关注。2013年以来,我们口岸监管有很大的改革,就是大大减少出口商品法检目录。现在一般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法检都取消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把输非产品作为重点,安排了专门人力和物力专门盯着,就是为了维护中国制造的形象,维护中国和非洲人民的传统友谊。我们觉得应该要算“政治账”。[ 2017-03-14 11:52 ]
支树平
刚才你问这些年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我觉得一个是抓源头监管,先从我们自己生产厂家做起。另一个是加强口岸的把关。第三个是加强与非洲国家合作,在海外组织打假。这些年我们做的比较突出的,我们一直在加严查验,2013年以来,在口岸上查验了输非商品26万多件,其中查出假冒伪劣和不合格产品有13000多批次。[ 2017-03-14 11:53 ]
支树平
第二个是开展“清风行动”,这是加强口岸打假的专项行动,打击输非假冒伪劣产品。仅2016年,就查办了204起涉及非洲产品的假冒伪劣案件,查获66万多件产品。第三个是我们和非洲国家建立联系,建立海外打假维权网。现在合作的非洲国家已经达到14个,一起搞海外打假。另外,因为非洲国家的检验检疫能力有待提高。我们帮助非洲培养质量监督官员或者检验检疫人员,这么多年来为50多个非洲国家培育了1000多人。[ 2017-03-14 12:04 ]
支树平
可喜的是,现在输非产品质量确实在提升,不合格率在下降。从近三年来掌握的情况来说,输非不合格产品检出率2014年为7.52%,到2015年降到了4.6%,到去年已经降到了3.2%。由此应该看出我们工作的效果,也看得出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感情和负责任的态度。下一步,我们要盯住不放,切实维护输非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中国制造的形象,维护中国和非洲人民的传统友谊,争取让非洲人民更加喜爱、更加信赖中国产品。谢谢。[ 2017-03-14 12:06 ]
新华社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请问支局长。质检总局是非常重要的涉外部门,在服务“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做了许多工作。比如中欧班列的全线贯通和标准的互联互通等等。请问,2017年质检总局还有哪些措施?谢谢。[ 2017-03-14 12:08 ]
支树平
你问了一个应该说是很大的问题。现在全党、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就像你刚才说的,质检总局是一个涉外部门。我开始就讲,质检总局当年成立的时候,在加入WTO背景下,把国内产品的质量监督和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整合在一起了,所以我们这个局的名字后半截叫检验检疫。这样的话,有些产品进入、贸易便利、国际产能合作等,都跟我们这个局职能密切相关。[ 2017-03-14 12:18 ]
支树平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一带一路”要实现与沿线各国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落实这些“通”,可以说质检总局都有用武之地。因为我们有检验检疫,还有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一个技术性部门,确实把为“一带一路”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刚才进场前,主持人跟我们说,我们说到底是技术管理执法部门。我们要发挥技术专长,就是要打“技术牌”、念“服务经”,为“一带一路”服务。[ 2017-03-14 12:22 ]
支树平
简单来说,首先是全面谋划推进,先从国内做起,出台了支持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意见,围绕中欧班列,建立检验检疫监管信息化系统,为中欧班列的开通提供检验检疫便利,也加强监管。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凡是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检验检疫局,对报检、检验、放行都实行了一体化。也出台了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检验检疫工作方案,进行了全面谋划。[ 2017-03-14 12:25 ]
支树平
第二,突出技术合作。我们和沿线27个国家签了62个合作文件,大量是技术性的文件。其中标准,我们制定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的规划,认证认可制定了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的愿景和行动计划,计量也制定了服务“一带一路”的愿景和行动计划。在技术上来重点加以突破,确实做了很多工作。[ 2017-03-14 12:26 ]
支树平
因为我们管检验检疫,也有质量、标准在我们手里,我们用这个为贸易、为国外工程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撑。比如标准,很多企业要“走出去”,计量、标准与国外不一样,需要互认互换。比如,有一个重大的油气项目在国外开发,就遇到了标准问题,有83项中国标准在土库曼斯坦注册并授权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且节约了很多费用。[ 2017-03-14 12:26 ]
支树平
另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许多出境班列遇到了检验检疫的问题。因为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检验检疫制度,尤其是食品、农产品,每个国家都把得很严,有一些动植物产品别说进入,路过都不允许。所以,我们就研究检验检疫政策,为他们提供方便。比如像中欧班列,欧洲一些国家要到中国,必然经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中间的检验检疫怎么办。我们就和这些兄弟国家商量,最后解决了过境检疫问题。像德国猪肉从德国一路通行,到了四川成都,这中间国家之间的检验检疫问题,都是我们通过谈判打通的。另外还有一些国家要借道中国,把货物运到我们周边国家去,这也有一个过境检验检疫的问题。现在有些国家的产品从中国进入,从新疆一直到连云港,然后出海到东南亚有关国家,我们也都在帮助他们打通关节。我们做了很多类似的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 2017-03-14 12:33 ]
支树平
第三,就是风险监控。大量的货物交流和人员往来,都有一个质量安全和风险监控的问题。我们和有关国家建立了联合工作组,加强疫病疫情检疫,防止传进来。我们还加强了沿线国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2017-03-14 12:33 ]
支树平
下一步,在“一带一路”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多打算。简单来说,一是今年要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我们有保障任务。大量人员进出,还有一些外宾带的食品用品要进出,这都是要检疫的。我们要在这方面做好工作,保障会议成功。另外,也要把我们的检疫合作成果争取在会上展示出来。[ 2017-03-14 12:36 ]
支树平
二是我们落实相关合作文件。目前已经有62个合作文件,中国人说了要算数,要让它落地,每一个合作文件都能够落实,这样贸易可以更畅通地进出,货物可以更便利地流通。三是加强质量监管。做好标准协调、认证,加强执法互助,让“一带一路”成为友谊之路,也成为安全之路、和谐之路。谢谢。[ 2017-03-14 12:37 ]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和东盟国家贸易往来非常活跃。我们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年内将会推动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请问,检验检疫一体化之后,出入境商品的质量如何保障?另外,总局还会出台什么样的便利措施,促进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谢谢。[ 2017-03-14 12:39 ]
支树平
谢谢你提了一个宏观的问题,也提了一个具体的问题,等于是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您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实行全国通关的一体化,问我们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质检总局在口岸上是一个重要的把关部门,为了保证全国通关一体化,我们和海关、边检、海事、交通等部门一起在探索一体化建设。质检总局在一体化建设上最突出的成果,就是去年12月,中国检验检疫电子主干系统全面上线运行。这个系统我们叫E-CIQ,全面上线标志着全国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全面实现了。[ 2017-03-14 12:40 ]
支树平
简单介绍一下,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就是以全国统一的信息化系统为支撑,以“通报、通检、通放”为主要内容开展的工作。举一个简单例子,任何一个进出口企业,想要报检或者检验,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报检并通关,实现进出口货物的进口直通和出口直放,确实便利了。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为企业提供了服务,效率也提高了。[ 2017-03-14 12:44 ]
支树平
刚才你说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知道你的重心在后半截,就是便利化了,质量怎么监管?这就说到我们部门的责任,就是把关服务。大家都说我们是国门卫士,要在口岸上为中国老百姓把关,不能让有毒有害的物质、疫情疫病和不合格产品侵犯群众利益。当然我们作为政府部门,我们也要加强服务。我们讲服务,促进便利化,但是质量安全这个底线始终没有放松。我们的工作方针就是12个字: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保安全始终是我们的底线,现在虽然检验检疫一体化了,但安全这根弦始终没有松。某种意义上说,因为一体化了,保安全更便利、更有效率了,也可以说更加精准了。因为全国检验检疫系统联通成为了一个大的溯源和执法互助的体系。我们现在更好地运用风险管理,把全国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风险低的、信誉好的,我们可以减少一些抽检频次,给他们很大的便利。对风险高的、不讲诚信的、有不良记录的,我们就要加严检验,甚至停止报检。再加上我们和兄弟部门一起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2017-03-14 12:51 ]
支树平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联系最广泛、成果最丰富、交往最密切的对话伙伴关系。我们一直把加强与东盟质检合作作为我们的优先方向。首先,我们建立了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机制,从宏观上、战略层面上进行合作。去年9月份,在南宁召开了第5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发布了部长声明,通过2017-2018行动计划,开启了动植物大数据平台和电子证书等重大合作项目。其次,我们还开展了检验检疫务实合作。过去3年,我们和东盟国家签署农产品食品检验检疫协议超过20项。我们也实行了很多实际措施。比如在广西凭祥建成了国检监管试验区,把很多从越南等国进来的水果、蔬菜,在那儿集中监管。试验区运行短短5个月,区域一体化货物检验检疫通关速度就提高了60%。[ 2017-03-14 12:53 ]
支树平
第三,我们加强了质量技术基础合作。我们在广西南宁建立了中国-东盟质量、标准化、计量、检测认证等6大合作中心,支持一些东盟国家建立了水稻、芥蓝、葡萄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东盟国家提供了相关培训。中国和东盟的发展是非常好的,1991年双边贸易才79亿多美元,到2016年的4500多亿美元,增长了近57倍,应该说检验检疫做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进一步加大与东盟质检的合作力度。特别是广西、云南毗邻东盟,我们要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就像去年9月份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主题一样,推进中国-东盟技术、信息互联互通,打造质量安全命运共同体。谢谢。[ 2017-03-14 12:57 ]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