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的内在,和好莱坞电影没有差异

文汇报   2017-06-06 09:11

­  借用帕慕克的表述,电影同理,电影领域的“全球化”体现为好莱坞电影语言的垄断。在这一点上,《摔跤吧! 爸爸》 是个绝佳的案例,影片尽管大量使用印度特征的音乐,但整体的影像语言完全是标准的国际化的讲述方式,它的剧作思维、镜头语言和剪辑思路等,和好莱坞电影没有差异。从“好莱坞 (Hollywood)”俨化出的词语“宝莱坞(Bollywood)”,本质上就意味着好莱坞才是电影工业的核心词汇,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当我们感慨《摔跤吧!爸爸》的制作水准和作品完成度时候,当我们叹服男主角阿米尔·汗的敬业精神时,我们探讨的其实是电影工业普遍需要恪守的职业伦理和标准。如果一定要拿《摔跤吧! 爸爸》 当作中国电影创作的参照物,那么当下中国电影如何在编、导、演的方方面面完善“工业”的标准,才是值得深思的,这也是中国电影能够提供更多让观众满意的产品的根本前提。

­  (作者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韦韬当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
  • 济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
  • 游泳世锦赛:花游项目即将开赛 世界泳联看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