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晋江英林两百多岁墓道碑为村道拓宽“让路”(图)

2015-07-02 10:35 来源:晋江经济报 0

  位于英林镇谢厝街东村港塔溪旁的村道上,矗立着一块清代乾隆年间进士谢淑元为先祖所立的墓道碑,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近日,由于村道拓宽,牵涉到墓道碑的迁移,村里的谢氏族人经过再三商量,决定将石碑重新立在与村道仅一路之隔的新址上,主动为村道拓宽“让路”。

  “修桥造路本来就是一项惠及村民的公益事业,我们当然要无条件服从。”村民谢连堆说,迁移墓道碑,为道让路这事儿进行得还挺顺利,同族的村民都很支持。记者从英林镇政府了解到,该村道属于港塔溪线性公园综合整治工程范围内,届时,河道两侧的道路拓宽和慢行系统建设完成,将形成一条集滨水、休闲为一体的廊道景观工程,是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记者_柯明娇 王家煜文图

  墓道碑一半以上埋在土下村民请来起重机迁移

  前日上午6点多钟,村民谢连堆与族人起了个大早,请来起重机将墓道碑整体吊起,小心翼翼地将它迁移到与村道仅一路之隔的新址。

  据介绍,该墓道碑高2.67米,宽0.67米。记者看到,石碑上半部呈石灰色,中部泛青,底部由于刚出土还挂着土黄色,矗立在村道与农田之间一块平整的空地上,碑身刻有“皇清”二字及两条龙的浮雕,下方写着“谢氏祖刚毅公、隐仓公、仰东公、复宇公墓道”,落款是“解元会魁翰林院检讨加三级孙淑元立石”。谢连堆告诉记者,他从小就从族人口中得知这是祖上的墓道碑,只是以前碑身被土堆砌,只露出一米高左右,因为担心修路损坏了石碑,他们才决定将其挪窝。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石碑越挖越深,竟然还有一半以上的部分被埋在土下,快挖到底的时候,他们发现石碑下面还连着一块很大的底座。碑座被挖出三四十厘米后,整座墓道碑依然屹立不摇,因为担心盲目挖掘、迁移出现意外,造成对石碑的破坏,有村民赶紧请来了晋江市博物馆馆长吴金鹏帮忙。吴馆长来到现场后发现,由于碑座有一个槽,碑身下方有个隼刚好插进碑座,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霜,原本是独立的碑身和碑座早已连成一体了。吴金鹏建议他们,不可以将两个分开拆卸了再安装,而应该将碑身和碑座连在一起整体吊走,才能避免对碑身造成损坏。

  当天上午10点半左右,石碑在谢氏族人的共同见证下,被稳固地安放在选好的新址上,并用麻绳和竹竿系撑着,四周用石头精心堆砌成一环。谢连堆说,待到农历六月初二,他们还会为墓道碑举行一个较隆重的谢土仪式。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晋江两乡贤荣获香港2015铜紫荆星章
下一条:晋江26岁年轻小伙捐出器官 生命接力奇迹上演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