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英林两百多岁墓道碑为村道拓宽“让路”(图)
2015-07-02 10:35 来源:晋江经济报
0
墓道碑也称“下马碑”
为清代进士谢淑元所立
墓道碑何时所立?有何作用?记者从现场村民和晋江文史爱好者谢清源口中了解到,墓道碑的主人名叫谢淑元,于清代乾隆年间生于现今的英林镇谢厝街东村,后来定居泉州郡城。谢淑元少年时聪明好学、奋发图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高中解元,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会试夺魁,荣登进士,初授会魁翰林院检讨、编修,后加三级为侍讲,曾陪伴和教皇子读书。这块墓道碑是谢淑元为他的四世先祖所立,主要警示和告诫世人:谢家祖上的墓就在附近,不要随意破坏、开挖。
晋江市博物馆馆长吴金鹏表示,古人在为高官或名人营造坟墓时,会在通往墓地的醒目位置上立墓道碑,以示墓主人地位与身份,也起指示牌作用,例如施琅将军的墓道碑。
然而,与一般的墓道碑不同,这块墓道碑背后并没有刻上主人的生平事迹,碑身下方落款也没有立碑年限,石碑上的“五爪龙”更是罕见。晋江文史爱好者谢清源说,“五爪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帝本人和其御赐的东西,才可以有“五爪龙”的图案,否则将招来杀身之罪。
对于该墓道碑上的“五爪龙”,谢清源猜测,由于石碑主人谢淑元乾隆五十八年做进士,后任翰林院侍讲,陪伴和教授皇子读书,而石碑所立时间大概是嘉庆年间,谢淑元有可能就是嘉庆皇帝的老师。“这样想来,嘉庆御赐他五爪龙也是有可能的。”谢清源说,当时应该会有圣旨,可能后来在泉州遗失了。而墓道碑背后的空白,谢清源进一步推测,因为这是谢淑元为其四世祖先所立,碑的主角并不是他本人,故没有刻上他的生平事迹。
谢清源介绍,相传该墓道碑前曾是一条官路,通往安海,当时该石碑也被称为“下马碑”,由于谢淑元是四品官位,因此低于四品官职的人经过那里都要下马落轿,牵马步行走过这块石碑,以示崇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