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晋江26岁年轻小伙捐出器官 生命接力奇迹上演

2015-07-02 10:35 来源:晋江经济报 0

  26岁的湖北小伙小卢昨日凌晨在晋江停止了心跳,昨日下午,他的肾脏和肝脏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顺利移植给了三名受者,小卢虽然走了,但他的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在三人身上得到了延续。

受者父亲给捐献者家属写感谢信。

  巧合的是,其中一名受者也是一名26岁的年轻小伙子,生命的接力奇迹般地开始了。

  昨晚8时许,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晋江经济报特派福州记者辗转找到了其中两名肾脏受者的家属。这两名受者分别是26岁和30多岁的男性尿毒症患者,前者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后者是家庭的顶梁柱。

  “他救了我整个家庭”

  得知捐献者也是26岁及是他的母亲做出捐献儿子器官的决定时,26岁受者的父亲满布红血丝的眼里流出了眼泪:他的儿子在一年多前得了尿毒症。

  “在儿子得病的这一年,他快疯了。”受者的母亲说,她的丈夫几近崩溃,而她自己也时常以泪洗面,数次晕倒。肾脏移植是他们长期以来的一线希望。

  得知配型成功后,她就匆匆从老家泉州赶到福州总医院和丈夫、儿子汇合。“感觉还像做梦一样。”受者的母亲说。

  昨晚在医院的走廊,受者的父亲提出要给捐献者家属手写感谢信。靠着墙壁,他写了许久,“我只有一个儿子,我满怀激动与感恩的心,感谢这位伟大、了不起的母亲,和捐出内脏的孩子……他们的伟大壮举让世上需要帮助的人充满了希望……我家表达对他(捐献者)的悼念!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封感谢信整整写了一页纸。

  “他救了我儿子的生命,也救了我整个家庭。”受者的父母反复念叨,“捐献者的母亲太伟大了!如果可以,我们很想去当面谢谢她。”

  “他让我丈夫获得新生”

  30多岁的受者在5年前得了尿毒症,他的妻子说,治疗的前两年,她有过几次轻生的念头。此前,她丈夫每个星期需要进行三次血液透析。之前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肾源,他们一度觉得肾脏移植的希望很渺茫。这次配型成功并顺利移植,让她在欣喜之余也颇感意外。

  “已经找了好多年,这次是临时收到通知,拿着只有3000元的银行卡就过来了。”面容憔悴的妻子脸上闪现一丝欣慰。

  “我们很感谢他(捐献者)和他的母亲,让我丈夫获得了新生。”

 无偿器官捐献者母亲:

  能救人是好事我不后悔

  “手术顺利吗?(器官)能用吗?”昨日凌晨近4时,协调员从11楼手术室来到家属身边,刚说了一句“手术结束了”,张女士便操着湖北腔的普通话迫不及待地问。

  “手术很顺利,如果移植顺利的话,能救活3个人。”听到这个回答,器官无偿捐献者小卢的母亲张女士晦暗的眼睛瞬间一亮,泪花涌上眼角,轻声说“那就好,那就好。”

  此时的她,因为近十个日夜没怎么合眼,再加上不时默默地伤心流泪,黑眼袋如核桃般深深印在了脸上,头发也有点凌乱,随意扎着。

  “你很伟大,很坚强。”听到张女士“那就好,那就好”的回答,在场人员无不动容。

  其实,一个小时前,张妈妈艰难又坚定的点头,最终促成了这次器官无偿捐献的实现。当儿子即将推进手术室时,张妈妈强忍的情绪犹如山洪暴发,号啕大哭起来。

  “儿啊,妈想你啊!你太狠心了!”凌晨近4时,看到已穿上寿衣的儿子,即将被抬上殡仪馆灵车,张女士最后看了一眼儿子,再次号啕大哭。

  “我不后悔自己的决定。”送走儿子,坐在空旷的台阶上,张女士一字一顿地吐出了几个字。

  “她一天书没读过,平时签名字都是让人代笔,这次捐献登记表坚持要自己一笔一画写出来,所以名字歪歪扭扭的,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张女士的女婿哀伤地说。(特派福州记者 林文婧 许春 郑翔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陈万里带队到晋江调研村级组织换届选举
下一条:构建市镇村联动的村级服务平台 晋江打造一刻钟办事“服务圈”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