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古代儒家人士“钱太爷” 修建多间书院造谒贤士

2014-03-21 09:38 来源:泉州晚报 1

紫帽凌霄塔

紫帽凌霄塔 (资料图片)

    废五通庙创南塘书院

    石井书院位于晋江安海镇,前身为宋绍兴年间安海长者黄护,为时任安海镇官朱松(朱熹之父)捐建的讲学馆所——鳌头精舍。石井书院与泉山书院、小山书院、欧阳书院并称泉州“四大书院”。几百年来,石井书院历经兴毁。《安海志》载:“书院乃朱文公过化之地,诗书传世,代愈远而愈香。始于宋嘉定之邹应龙,复于明朝成化之徐源,修于弘治之罗惠,嘉靖间钱楩重修,万历窦子偁又修。”由此可知,钱楩在担任晋江县令时,曾对石井书院进行过重修。

    在安海修完石井书院后,钱楩马不停蹄又开始准备创办新的书院了,这个书院就是南塘书院。

    南塘书院是石狮境内最早的官办书院。在《石狮市志》和清道光《晋江县志》中均有记载,嘉靖八年(1529年),晋江县令钱楩废五通庙,在龟湖象畔旁创建了南塘书院。石狮《江夏黄氏宗谱》内的《南塘书院碑记》记载下了钱楩始建南塘书院的经过。当时,为了改变地方信事男神的风俗,整治萧然学风,钱楩主持将南塘最大的民间庙宇——五通庙里供奉的五通神烧掉,把五通庙改造成了南塘书院。

    南塘书院建成后,吸引了不少学子前来求学,这些人中也有不少后来金榜题名。如,嘉靖十四年(1535年),铺仔村黄鳌考中进士,当上湖广山东布政参议;嘉靖十六年(1537年),洪窟村洪英明考中举人,上任淳安县令,后累官至刑部主事……贤明辈出的南塘书院从此名声大噪,享誉泉南。

    从《南塘书院碑记》上还可看出,钱楩不仅兴学助教,而且为其蕴造“七墩八塔”的景象,成龙山八景,造福一方。龟湖百姓感念钱太爷的恩德,在洪窟村为其建造了生祠崇祀。

    钱楩废除宫庙之事,在《西滨乡志》中引自坊脚林氏祖谱的一段文字载称,“林天庆(1504—1572)……田甲于乡,富冠于邑,竖旗发栗,钱知县废四方庙宇,至乡宿其家,公接待甚厚……”。粘良图表示,“废四方庙宇”说明钱楩是站在儒家立场上,从推行理学的愿望出发,清除“异端”,把“废淫祠、正风俗”作为一桩政事来办理。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晋江26岁男子玩网游欠3万元 仿警匪片敲诈反被抓
下一条:好心人为伤者围人墙被撞身亡 晋江警方确认其见义勇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