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首创“四级九档”层级管理机制——像对待民警那样严管厚爱辅警

泉州晚报   2017-08-15 10:51

­  成效 “小”辅警发挥大作用

­  作为一名110接警员,洪丹妮还兼职中心的讲解任务,这背后是她一次次讲解练习的付出。在一次公安部考察活动中,她面对上百人的参观团,落落大方地完成了讲解任务。应急指挥中心的技术员施逸龙,被称为晋江公安“电脑工程师”,没有他不能解决的电脑问题。软件研发骨干陈奕明,放弃软件公司高薪诱惑,参与自主研发了晋江公安“基础数据采集平台”“随手采应用系统”等一批实战实用的管理软件,为主研发“晋江公安辅警信息管理系统”。蒋巧玲、洪佳妮分别是交警大队和金井派出所“双微”小编,两位女辅警以一己之力撑起每一篇精彩文章,让青春闪耀在平凡辅警岗位。

­  晋江交警一中队辅警冒雨帮助群众推车

­  “小”辅警发挥了大作用。在晋江,全市共有各类警务辅助人员5500多人。其中,由公安机关统招统管“辅警”2493人,主要分布在公安文秘、交通协管、治安巡防、窗口辅助等岗位,平均年龄约30岁,大专学历以上占50%;由辖区派出所督导,社区民警绩效考核,市镇村三级拨款招聘有3000余人。

­  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以来,晋江全市辅警共提供破案线索9445条,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350名,救助服务群众2万多人次,处理紧急事件452次;参与了所有群众报警警情的先期处置和85%非违法犯罪警情的后期处理,且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在全体民警和辅警担当努力下,晋江刑事发案持续下降,从全省县级首位退居至今年1至7月全省第三;刑事案件破案率达57.2%,保持全省县级公安机关第一;连续八年取得泉州县级公安综合考评和连续六年晋江市直绩效评估第一名。

­  认同感也是战斗力

­  □薄鲁晖

­  从几度萌生退意的“临时工”,到奋勇当先、扎根岗位的一线“尖兵”,这不仅是个人思维理念上的转变,更是整个晋江辅警队伍战斗力提升凝聚的折射。从招录到考核,再到完善的晋升保障体系和规范的奖惩制度,一项项科学细化的管理举措,营造出了通往实现“职业使命认同感”的创新路径。

­  毫无疑问,对于公安队伍而言,战斗力是至关重要的指标。那么什么是战斗力呢?既是客观上的技术更新、装备升级,更是主观上的作风与斗志。而良好的作风与昂扬的斗志,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源自队伍成员们对职业使命的高度认同感。要让辅警队伍产生认同感,首先就是要让他们“获得认同”。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职业体系语境中,不被认同,甚至是被边缘化,那怎么可能奢望其对职业使命有真正的认同乃至信仰呢?而一旦仅仅将其职业当做“打一份工”、“捧一个饭碗”,又谈何真正的全情投入,战斗力又从何而来呢?

­  因此,当我们纵览晋江在辅警管理的创新改革历程时,不难发现其成功之处,恰恰在于紧紧扭住了“提升认同感、催生战斗力”这个牛鼻子,在于牢牢踏住了着力破解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难题这一落脚点。通过充分理清权责、规范管理、提升保障、打通渠道,晋江公安真正从辅警职业的实际出发,激发活力与干劲,将改革创新切实转化成了推动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战斗力的强大内生动力。同时,这也高度契合了人民群众期盼公安队伍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的内在需求,是不断推动警务辅助人员管理迈向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又一次极富价值的积极探索。(记者 张晓明 通讯员 杨周阳 蔡英杰 文/图)

­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泉州发布三大重要文化项目 助推世遗文化的
  • 泉州洛阳古街示范段揭幕 谭晶《洛阳桥上》
  • 德化县长吴志朴开展安全生产日检查工作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