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玩中学 考中乐”教育模式得到推广(图)

中新网   2017-07-20 13:25

­  学生们参加体育“游考”。 校方提供

­  游考成素质教育的一次“落地”实践

­  “家长出现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这是在升学和考试压力下必然结果。”杭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系副主任吕映认为,应试教育在关注书本知识的同时,显露了对学生缺乏实践能力锻炼的弊端,从而会导致家长产生“重分数,轻实践”的观念。“学校应让家长融入到游考考核过程中,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表现,不再着眼于分数,注重孩子全方位的成长,完成从关注‘量化评价’到‘质性评价’的转变。”

­  “低年级学生要培养的是价值观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朱乐娟说。同样身为学生家长的她还表示,自己很欣慰在游考中发现孩子的进步。“游考的考核内容灵活,考察内容全面,对孩子思维模式的转变和综合能力的加强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  据了解,杭州采荷第三小学今年6月份的测评与该校本学期“中华名胜”的研究主题相契合,不仅有寻访传统文化和探秘现代科技的活动,还有学包粽子的环节;衢州龙游县桥下小学则将“触手”伸向了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考核内容包含了道德与法治,让他们学会收拾书包,锻炼自理能力。

­  无疑,让孩子在“玩中学,考中乐”,正是释放低龄孩子天性的一次大胆而又有趣的实践,这样的方式也得到了诸多专家的肯定。

­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张天雪表示,这是素质教育的体现。“生活和教育相辅相成,而游考是教、学、做、玩、乐五位一体的体现,不仅能考察孩子的综合素养,还能使他们学用结合,把知识迁移到生活中。”

­  不谋而合的是,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正伟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教育就要做到“玩中学、考中乐”,将学习与兴趣、评价与生活相结合。

­  刘正伟认为,游考是一次有效的“落地”实践,不仅是教育观、教学观变革的实践,更是浙江省深化教育改革的有效探索,极富创造性和互动性。“但游考的诞生,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前大家都关注显性技能的培养,其实如何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更为重要,这也是倡导素质教育的初衷。”刘正伟如是说。 (牛妍童笑雨)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济南2025年中考时间公布,比往年推迟一天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试)
  • 2025年河北中考总分多少?2025年河北中考各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